【全球快播报】福建强化科技引领 探索海洋经济试点示范
“目前,福州、厦门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每年策划实施重点项目2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超400亿元。福建在资源要素配置、涉海金融、海洋新兴产业链延伸、海洋环境治理模式等方面开展示范创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章泉3日在福建“稳经济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福州、厦门是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也是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近年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强化科技引领,推动海洋与渔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开展示范区、示范城市、示范县建设。
【资料图】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邱章泉介绍说,福州、厦门重点扶持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和平台项目32个,总投资16.47亿元。通过示范引领,福州市海洋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辅助船舶、海上风电、平台设备等工程装备初具规模,年总产值超百亿元;胶原蛋白医用膜、人工骨材料、新一代鲎试剂、抗冻蛋白肽等一批新型海洋产品开发成功,推动一批传统资源依赖型渔业加工企业向创新型海洋生物制品企业转型升级。
厦门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本形成环岛、环湾两个经济带,海沧、同集、翔安三个园区“两带三园”产业空间布局,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链逐步完善,培育了一批海洋高技术企业,并开辟了海洋旅游观光工厂,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培育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
在示范区建设上,福建创造了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其中福州市印发了全国首个地方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指南,连江县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典型经验;厦门市打造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创新建立海上环卫“四化”暨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海漂垃圾治理机制。
在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上,福建202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以来,分两批创建了连江、秀屿、石狮、晋江、诏安、东山6个示范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亿元。目前,累计下达补助资金3亿元,扶持项目246个,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
邱章泉表示,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力推动了示范县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渔村渔港发展环境,在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海洋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相关经验已在沿海有关县区推广应用。
福建省海渔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章泉(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科技创新方面,福建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先后推动建设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大黄鱼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种业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与渔业设施装备等领域,指导成立了4个创新联盟。
“这些创新平台在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实施、涉海关键技术支撑、海洋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邱章泉说,福建将着力推动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国家级水生动物疫病综合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关键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截至目前,福建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1亿元开展海洋科技攻关。同时,福建搭建海洋科技成果对接转化专场,提供对接平台,先后促成一千余项海洋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了一批海洋高技术企业。
以水产种业为例,福建省已拥有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业龙头企业25家、种业创新优势团队50多个,培育出大黄鱼“富发1号”“绿盘鲍”“云龙石斑鱼”等20个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近一百个优良新品系。
同时,依托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福建通过选任科技特派员、开展示范创建等方式,为涉海涉渔企业及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培育渔业科技示范主体2万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