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资讯 >

发掘传统节俗文化富矿-天天热推荐

来源: 央广网 时间: 2023-02-27 08:53:51


(资料图)

卢昱 吴彤

正月里,传统文化元素闪耀大江南北。从央视春晚上的AR技术与《演武》《满庭芳·国色》《华彩梨园》《一带繁花一路歌》《碇步桥》等节目完美契合,打造出惟妙惟肖的虚拟舞台空间,到河南卫视元宵节晚会上复原各朝代彩灯,再到最近火爆短视频平台的济南高跷队、西北社火等,让众多网友在称赞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厚重的同时,不由地感叹“现在各地都开始搞起自己的文化和传承了,真好”。

仔细观察,这些活动中蕴含着文化的新气象:无论是自主设计的IP形象走热,还是将元宇宙的新概念融入舞台、文化生活,皆是从传统文化的富矿中发掘新价值、吸引青年人、引领新风尚的体现。

时光的演进,在悄然改变人们对节日的口味。当大屏幕变成小屏幕,从静止观看变成移动、立体观看,人们的文化世界在算法的裹挟中,看似越来越丰富,实则越来越难以聚焦。与此同时,相声、戏剧、图书、影视等各种各样的传统文艺借助网络,重新成为人们观看、收听的对象。在丰富多元的精神大餐中,人们对节日文化的创造正在加速。

可这依然阻挡不了传统的魅力附丽在节日之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自然是较为容易找回的东西,因为它本来就在我们的血脉里。当春节序曲配着乡村的雪景在短视频中响起,多少游子的心不禁开启浮动模式;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后,其中很大一部分项目,是与春节等节日有关的民俗活动或民间艺术,所以各地在申遗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它们捡拾起来,加以整合、重现;再就是各地以复兴传统年俗活动来吸引游客、提升人气、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契合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寻根心理,共同促使“年味儿”重新回暖。

总的说来,一些旧民俗逐渐消失了,但新的社会条件下,又形成了更具活力的新民俗。比如春联,有化学方程式、网络流行语等多个版本,很多亦庄亦谐、颇具匠心,这背后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春联的喜爱。一些公司,也尝试将企业名称、企业类型、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春联,增强了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在楼房建设中,有的开发商还为张贴春联预留一席之地。其实,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是传统文艺焕发生机的第一步。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可旧瓶如何装新酒,在节日来临时,从传统文化的水源中汲取让今人眼前一亮的活水,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多动脑子,多花心思。

标签: 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 央视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