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资讯 >

“鸟中大熊猫” 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首现江苏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 央广网 时间: 2023-02-21 20:51:28


【资料图】

2月21日,江苏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在进行鸟类监测时,首次记录到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出现在保育区。自此,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增至2种。

左一为本次发现的青头潜鸭(央广网发 张曼玲 摄)

自1980年以来,由于栖息地丧失、非法捕猎、人为干扰等原因,青头潜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国际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其受威胁等级定为“极危”,其种群全球不足1000只成鸟,堪称“鸟中大熊猫”。

2015年专门成立“青头潜鸭特别工作组”。由于青头潜鸭主要分布在中国,国际上将拯救这一极危物种的希望寄予中国。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发布,青头潜鸭晋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青头潜鸭体长约45cm,主要栖息在水流缓和、水生植物较为丰富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与凤头潜鸭、白眼潜鸭等混群栖息。雄鸟头青,虹膜白,胁部有栅状斑纹,雌鸟体羽褐色,较为暗淡。青头潜鸭有着极高的运动天赋,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灵活的鸭子。它们无论空中飞行,还是地上行走,都较为快速,尤其擅长潜水和游泳,水面起飞也甚灵活,受惊时能立刻从水面冲起。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吸引青头潜鸭前来栖息的原因。近年来,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系统实施了湿地文化宣教园栖息地微地形营造、水位调控、植被管理、河道清理、小型水闸和简易泵站建设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特别是天福湿地文化宣教园修复项目,为各种动植物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天福湿地文化宣教园位于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东北角,占地面积约700亩,属于湿地恢复重建区,主要湿地类型为:人工湿地、沼泽湿地以及水塘、沟渠。湿地文化宣教园原为废弃跑马场,湿地工作人员在一次鸟类调查中发现了5只短耳鸮在该区域活动,当时整个苏州也是首次发现这么大一个集群。随后,于2016至2018年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启动并完成了湿地文化宣教园I期修复工作,将该片区域打造为五个区域:核心保育区、恢复重建区-水塘区、恢复重建区-水稻生产区、宣教展示区及合理利用区,通过五个区的规划,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地区,为候鸟营造了一处难得的落脚处。2020年宣教园完成II期修复项目,多塘复合生态系统基本成型,鸟类生境层再次得到提升。

湿地文化宣教园修复后(央广网发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供图)

通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及精细化管护,湿地文化宣教园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公园现有的216种鸟类中,有超过162种在湿地文化宣教园被记录到,特别是近年来,以斑嘴鸭、绿翅鸭等雁鸭类为代表的的冬候鸟,每年都有近2000只在此过冬。此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自2018年起,已连续5年在湿地文化宣教园被记录到,且频次和数量均有增加,天福湿地显然已成为濒危鸟类的重要“中转站”。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已提升至216种,湿地生态修复颇有成效,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正成为以青头潜鸭、黄胸鹀等为代表的迁徙类鸟类安全的“能量补给站”。

标签: 青头潜鸭 湿地公园 极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