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两业融合”实施意见 将培育八大领域“十园百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11部门共同制定、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全覆盖,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和融合层次显著提高。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简称“两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突出,2022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万亿元,占全市地区GDP的比重保持在8成以上,制造业加快向“高精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巩固扩大,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42%左右,为两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实施意见》确定8个集中发力的重点领域。一是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二是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有机融合。三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四是促进集成电路制造与研发设计服务一体化发展。五是提升高端装备与服务业融合水平。六是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与相关产业绿色融合。七是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八是释放消费领域服务与制造融合潜力。
其中,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领域,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的创新应用,培育一批智能经济新业态等。在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有机融合领域,提出以“智能+”模式拓展远程健康管理、远程门诊、移动医疗、运动向导、精准照护等服务业态等。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方面,支持汽车制造企业开展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拓展汽车租赁、改装、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等后市场。在释放消费领域服务与制造融合潜力方面,支持企业构建消费驱动型组织模式,以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促进更新消费。
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市聚焦两业融合的堵点难点寻求突破,结合行业企业的经验和诉求“靶向发力”,提出八方面20项主要措施。一是加快企业培育,发挥融合发展主体作用。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产业融通发展成本。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供给,增强融合发展动能。四是建设应用场景,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五是强化京津冀产业协同,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六是依托“两区”建设,构建融合开放新格局。七是强化北京标准和质量认证,构筑产业融通新优势。八是完善支撑体系,增强融合发展保障能力,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要素保障的措施。
其中,在强化企业和园区服务方面,提出组织企业两业融合交流会,搭建行业企业对接平台,鼓励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专业化“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等,并在定制厂房建设或租赁、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探索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在提升产业用地灵活性方面,为了满足两业融合用地需求,提出在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内探索功能适度混合的创新型产业用地模式,合理配置地块兼容功能和比例,提升土地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等。在加强金融支持方面,将两业融合发展作为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重点支持领域,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2.5个百分点、期限2年的贷款贴息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