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堪大用的一员大将,如果他造反当皇帝,清朝至少续命50年-当前聚焦
每个朝代中都会涌现出许多的人才,他们的能力让人惊叹,但其中有许多人生不逢时,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会拼尽全力改变国家的命运,比如曾国藩生于晚清,此时的清政府已是堕落腐败,无力回天,仅凭他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扭转国运的,不过他也让清朝的历史延长了些,光凭这个,他就足够跻身于历史名臣之列中了。
历史上有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一个王朝,更有少数人建立了一个国家。他们大多与普通人不一样,聪明,学习能力强,善于审时度势,能够很快地判断情况。然而,与这些人不同的是,曾国藩天生愚蠢,学习时总是比一般人慢,不过他又比平常人固执,这就足够弥补他的缺点了,后来的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半个圣人”。
(资料图片)
一天晚上,一个窃贼进了曾国藩的家中,窃贼看见他在背书一本书,就在屋顶等着,想要等他走后再行窃。在屋顶上等了半天之后,小偷发现这人总是背诵同一篇文章,整夜都没有背完。最后,他当场从屋顶上跳下来,在曾国藩面前背了这篇文章,还对他说:“你这样子是不能成功的。”
可小偷再机灵,也终究是当了小偷,曾国藩虽然天资差了点,但他积极上进,靠勤奋学习来进步。如果他不能背诵这篇文章一次,他会背诵两次,甚至三到四次。不管怎样,他不会停止背诵,他为了能够背诵文章,不管花多少时间和精力,他都一定会完成目标。此外,他还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在日记中反思当天的行为言语,若是不恰当,那就责骂自己,并保证永远不会再这样做。对自己如此高要求的人,做事怎么会不成功呢?
当他被派去平定叛乱的时候,更是一丝不苟,无论敌人多厉害,都不能将他摧毁。湘军江南大营被太平军一次又一次地摧毁,但是,每次都是他重建,再与敌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对抗,直到敌军再没有反抗之力。在这场生死之战中,他从来不会放弃,他每经历一次失败,敌人强大,那么他就作出更大的努力。有一次他乘坐的战船被打翻了,幸得手下救了他。
战争后期,李鸿章、彭玉麟、左宗棠、曾国荃等人带着十路大军。每支军队都在一个地区镇压太平军,如此一来,乌合之众的农民军队如何能对抗有秩序作战的政府军队?很快战争便频频告捷。猖狂多年的太平天国灭亡后,他在民间极有声望,手里还有兵权,很符合改朝换代的条件,但他并没有拥兵自重。
反而是立马解散了军队,这虽然常人不能理解,但符合他的性格和一贯的行事作风,他一心只为报效国家,为国家平定叛乱,身为臣子,曾国藩根本没有叛国的心思。再说国家经此一乱,各地都需要休养生息,若他手里还拿着军队,这对百姓,对朝廷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另外军队内部存在的问题也使得军队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他统领的湘军表面上很强大,战无不胜,但内部将领的看法和意见时常不能统一,从而闹出矛盾,这样一来就算他想要造反,也不大有可能。而且这军队当时是依靠抢劫起来的,在相关史料中记载着湘军杀了江浙一带的287多万人,如此暴行,军队是不会得到民心支持的。
这样看来,曾国藩无论如何也不会造反的。不久后他又被派去平定捻军叛乱,前有平定太平天国这一最大的农民起义,他自然会被重用,当然捻军也不是好对付的,他们四处流窜,没有准确的根据地,增格林沁就一路追着捻军打,一天一夜之间追了三百多里,可最后却是被敌军埋伏了。
曾国藩看出了这样打法的问题,他想到了以静制动的办法,捻军跑到哪里,就有当地的军队处理,别的地方军队不需要增援,只需要负责当地的捻军就好,这样一来捻军长期处于作战状态中,时间久了就会疲惫,最终朝廷很久就消灭了捻军。
曾国藩用后天的努力弥补了先天的不足,他的军事才能显著突出,一直为保护大清朝的政权而作战,可惜朝廷自身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他做出的努力只能是让大清朝的存在时间延长了些。可在后世人眼中,他遭到了非议,腐朽黑暗的政权根本不值得存在。
责任编辑:
标签: 一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