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字赋能博物馆 让文物“活”起来-当前报道
(资料图片)
央广网上海2月2日(记者林馥榆)站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物华号百子大礼轿”前,有戴上AR眼镜的观众不禁感叹:“哇,太真实了。”
日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推出AR导览服务,观众戴上眼镜对准展品,即可看、可听、可语音指令,让文物在眼前“活”起来。
据介绍,此次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第一批上线的AR导览项目共30件/组套重要馆藏,每3个月会进行一次迭代升级。当观众带上AR眼镜走到特定展点区域时,就可以从眼镜中看到这件的文物的活化,通过语音指令,眼镜搭载的离线AI语音识别引擎可进行内容触发、场景的切换以及多媒体的控制等。
“比如‘物华号百子大礼轿’有黄杨木雕、金银彩绣以及玻璃画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大礼轿高2.8米,共7层,想要仔细地看,并不容易。”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群华说,“观众戴上AR眼镜就可以动态地看到大礼轿的构造过程,利用三维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把文物的外观特征模拟出来,呈现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
近年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一直在尝试数字文旅的深度融合。周群华透露,“物华号百子大礼轿”作为馆藏一级文物,经过了三年科学地、有计划地维护保养。“借由对大礼轿进行修复保养的契机,我们对所有的部件进行了数据采集,虽然大家在AR眼镜中看到的大礼轿导览只有一两分钟,但背后的工作量需要几千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AR眼镜导览系统,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还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了形象化的IP人物定制。比如以“上海汇丰银行铜狮”为原型,设定IP形象Stephen(斯蒂文)和Stitt(施迪)。博物馆方面还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从复杂的文物知识中提炼出专业、有趣的内容,将文物放置于故事中,通过卡通形象、三维动画、儿童配音等方式,趣味生动地进行呈现,打造出青少年视角的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