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资讯 >

巨幅画作《嘉定》在上海嘉定区规划展示馆揭幕-环球看热讯

来源: 央广网 时间: 2023-01-24 21:54:49

身处城市,我们开门即见的不是山水而是建筑,它们像一座座山峰,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长高,画的境界也需要不断提升。我希望我的画作是富有时代生命力的,它们与嘉定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为未来留下启迪和想象的空间。

——汪家芳

11米*2.6米 《嘉定》(捐赠于嘉定区综合办公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米*2.4米 《嘉定》(捐赠于嘉定区规划展示馆)

十里远香,荷影绰约,宁静优雅,嘉定新城的标志性建筑在晨曦中静静伫立。历时整整三个月,巨幅画作《嘉定》日前在嘉定区规划展示馆揭幕。对嘉定籍画家汪家芳来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创作巨幅画作,但为家乡作画却是意义非凡。

拾忆与探索,解读“烟火气”里的嘉定

上世纪50年代末,汪家芳出生在上海的石库门,童年时每到寒暑假,父亲都会带他回老家嘉定东门。蜿蜒曲折的弹硌路、秋霞圃里的小桥流水、典型江南风格的低矮房屋与街道在他的童年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他传统审美的启蒙。

在为巨幅画作《嘉定》采风时,汪家芳花了很长时间重新审视和解读嘉定,蓦然发现这里和他记忆中的故乡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儿时,他常和伙伴们在法华塔下一座座石桥上穿梭玩耍,一起在孔庙门前争论石狮子的个数,听长辈讲嘉定文人的传奇故事。而如今,庄严肃穆的孔庙、沧桑斑驳的高城深堑、老街市井的喧嚣都成为了他的精神归属。抱着画板行走在嘉定的大街小巷,汪家芳回归到800年历史的“烟火气”中,用全新的视角去发现和感受嘉定的文脉与传统意蕴。

嘉定新城近年来的建设更令他感到欣喜,“建筑是无声的、静止的,但是你站在那里去观赏它的时候,分明能感觉到它内在的张力。此时无声胜有声。”

汪家芳特别喜欢嘉定新城的景致,保利大剧院的建筑语言流畅而富有韵律,嘉定图书馆则完美呈现了江南文化中的书卷气,远香湖与嘉定规划展示馆更契合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这次创作给了我一个机会,在客观的视角和语境下去呈现主观的记忆,去诠释关于家乡的这样一个复杂主题。我越深入嘉定,越去探寻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故乡的眷恋就更浓一分。”

古为今用,胸有丘壑

汪家芳师从顾翼,是张大千的再传弟子,传承延续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后又结合时代特点对画风做了独特的创新。画作《嘉定》远远望去既有中国山水画的淡雅、古朴、写意,又融入了许多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透视和技法。

汪家芳正在创作巨幅画作《嘉定》

“这种呈现形式难度大大增加了,因为西方的油画它是可以修改的,但是中国的水墨画讲究一气呵成,在下笔之前必须胸有成竹,山川丘壑都要在心里有个完整的构思。”汪家芳坦言,他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同时这也是一种挑战,一种创新。“超大画幅会给到观者一种类似电影宽银幕的视觉冲击,当你站在画前面凝视它的时候,那就是人在画境中,画境亦在人中。”

嘉定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包括汽车、科创、非遗等,在不断发展中更是呈现出万千气象。虽然巨大的画幅能表现更多细节,但经过取舍,汪家芳还是选择以城市的景观风貌作为主体。他认为这两幅画作的魂就是“人文教化”,这些建筑和景观在地理空间上可能相距甚远,但放在同一个画面上呈现出来的时候,让嘉定的古与今产生了奇妙的联结和对话。

守正创新,描摹城市新格局

虽然画是平面静态的,但我们总能在汪家芳的作品里看到生活的流动和时代的变迁。

“从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我们发现山水画的风格一直在变化。可是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四季时序也一直在照常轮转,只是时代变了,画作的风格也就随着时代一起发生着改变。”汪家芳认为“守正”固然重要,但如何开创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如何体现当下这个时代的精气神,更值得去思考和尝试。

此前,他曾画过许多关于嘉定的小画,为两幅巨画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积累,也让他打开了创作新思路。“现在身处城市,我们开门即见的不是山水而是建筑,它们像一座座山峰,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长高,画的境界也需要不断提升。我希望我的画作是富有时代生命力的,它们与嘉定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为未来留下启迪和想象的空间。”

汪家芳关于嘉定的部分画作

汪家芳形容自己的绘画风格是“传统和前卫并存”,一如嘉定包容多元的内涵。城市新貌的生发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灵感,而他也希望用手中的画笔继续倾诉对故乡的热爱,描摹城市新格局,展示时代新颜。(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标签: 规划展示馆 嘉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