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亮点!实验室内每人一张行军床,他们做的“鱼”拿下国赛一等奖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张丽
实习生 张智鑫 杨语桐 彭川岳
一只“扬子鳄”、一只“大鲵”,不仅外形酷似,还能惟妙惟肖地在水中模仿运动。为了将作品完善,他们在实验室内安放了一张行军床,晚上就睡在实验室内;为了了解实物,他们找的资料能塞满电脑。8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东湖学院获悉,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该校慧鱼组仿生扬子鳄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全国赛一等奖,实物组仿生大鲵获得湖北省赛一等奖。
“我们在进行校赛时,是只做一个仿生的东西,开始没有考虑它的功能性,只考虑它的拟态,搭建了一个体积大一点的模型而已。”慧鱼组仿生扬子鳄队长余泳琪告诉记者:“学校每周定期给参加省赛的队伍进行技术、实践、理论培训。根据问题来开设培训,每个星期都有一次,相当于成立了一个大型的团队。”
技术上,制造、加工、3D打印、激光雕刻;理论上,利用机器人的空间技术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实践培训上,调试、结构实现、轨迹进行,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们整天待在实验室内。
为了制作的仿生物更细腻,参赛队员们收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纪录片,短视频,对其运动状态进行分析。余泳琪说:“包括它的运动和静止状态,为的就是让制作的仿生物在运动的时候更逼真。”
国赛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作品,两组队员将陆生仿生扬子鳄和陆生仿生大鲵进行改进,他们有一个想法,既然我们制作的仿生物是扬子鳄和大鲵,那么要让它们能够在水下活动。余泳琪说:“因此,最大的困难就是要让东西在水陆上都能动起来,还能够实现前进后退,红外探测,实现多个功能。”余泳琪介绍。
例如团队制作的慧鱼零件防水性差,为了实现下水,余泳琪及其队员与指导老师陈小圻一同讨论研究,最终确定采用气动结构,搭配防水材料,通过不断地组装、调试,终于能够在水下运作。“因为气动算是一个先例,在计算方面气动没有那么多的参考资料,但机械传动有很多的先例可以借鉴计算,所以只能自己一步步去调试,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面临气压不够,或是有地方漏气。”余泳琪说。
实物组的仿生大鲵,则全部采用机械产品加工出来,因为工业原器件是一次性,损坏就要换新,为了实现四支腿协调,就需要不断调整参数。余泳琪告诉记者:“调试有五六次,需要不断修改。问题就是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实物组的强度不紧 、结构不行、动作不行,都要重新做。”
在备赛期间,队员经常因为调试不能按时回寝,为了作品的完美,队员干脆就在实验室内安置行军床睡下。“学生们很刻苦,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睡在实验室了,每个人都有一张行军床。”指导陈小圻告诉记者。
该校指导老师陈小圻告诉记者:“这是学校首次有两项作品进入国赛阶段,也是首次有实物组作品进入国赛。”
(图片由学校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