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资讯 >

实时:洼地咋成了热土

来源: 大西北消息速览 时间: 2022-07-03 09:27:38

纵观这几年西宁的招商,凭借独有的资源优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日益完善的产业配套,已有不少重量级企业接住了西宁抛出的“橄榄枝”。高景、丽豪、阿特斯、天合光能、晶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地西宁,成为西宁招商的新标杆。

毫无疑问,目前西宁大企业和大项目数量堪称近年之最,并且这个数量正在持续快速增长当中,曾经的投资洼地,如今已成为兴业热土。

不沿边、不靠海,在很多人眼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开放型经济先天不足的西宁很难和高精尖画上等号。


(相关资料图)

然而,这几年,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西宁,纷至沓来,投资落户西宁。你看,这几天的西宁格外热闹——

总投资约500亿元的天合光能(西宁)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落户西宁!

青海高景二期项目建成投产! 阿特斯年产10GW单晶拉棒项目成功点火!

晶科20GW单晶拉棒生产线点火!

再过几天,青海丽豪将举办一期投产暨二期开工仪式!

“感谢西宁,令人激动,难以忘怀,感慨万千!”这是这几天记者在项目现场采访时,多位企业家由衷发出的感慨。

纵观这几年西宁的招商,凭借独有的资源优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日益完善的产业配套,已有不少重量级企业接住了西宁抛出的“橄榄枝”。高景、丽豪、阿特斯、天合光能、晶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地西宁,成为西宁招商的新标杆。

毫无疑问,目前西宁大企业和大项目数量堪称近年之最,并且这个数量正在持续快速增长当中,曾经的投资洼地,如今已成为兴业热土。

为何他们都选择了西宁?为什么这么多的项目落地西宁?答案是西宁找准了发展定位。

四个数字创造世界奇迹

93天,高景点火试产。

79天,建成一座电站。

30天,压覆于丽豪半导体施工现场的涩宁兰管线全部改线。

70天,青海晶科新项目实现了从开工到点火全过程。

这四个数字、四个速度震惊全行业,创造了世界奇迹!

6月30日,全球知名、极具创新力的太阳能科技企业晶科能源公司年产20GW单晶硅棒项目正式点火投产。项目从开工到点火创造了三个第一:有效用时70天,速度创行业第一;20GW全面量产N型单晶,产品创行业第一;N型最高效热场,技术创行业第一。“西宁真心实意把我们当成家人,各级党委政府的干部为我们起早贪黑,令人动容!西宁干部渴望发展的信心再一次坚定了我们来西宁的决心。正因各级党委政府金牌‘店小二’的服务,我们的新项目从开工到点火只用了70天,创造了全球最新速度。”晶科能源拉晶事业部总经理陈铭说。

再过几天,青海丽豪一期投产暨二期开工仪式将举办。时光倒回至去年4月份,公司在南川工业园区注册后施工时发现,有两条长达11.2公里的涩宁兰天然气主管线横穿项目地块,影响11个子项无法施工。

怎么办?公司第一时间将此事反映给南川工业园区,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期间,南川工业园区负责人多次赶赴新疆、甘肃等地,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专题协调会,研判改迁事宜。

丽豪半导体公共关系负责人余国顺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新疆协调此事时,相关人员给出的答复为三个不可能:其一,半年之内能把手续办完就不错了,完成改线不可能;其二,供暖期内动火作业不可能;其三,所需阀门材料短时间内供足不可能。

短短30天时间,丽豪半导体实现了涩宁兰管线从正式开工到全线回填的神奇跨越,公司负责人张立直言:“是南川成就了丽豪,西宁来对了!”很多业内人士坦言,30天是个奇迹。

而这份奇迹显然不仅仅属于丽豪半导体,奇迹诞生的背后,见证了西宁对优化营商环境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折射出西宁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行动。

备受关注的天合光能从签约到落地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感谢西宁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从前期洽谈到项目落地全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周到服务!感谢你们深入企业亲自调研,感谢你们为企业提供如此良好的营商环境。”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曹博说。

企业和企业家成主角

“在西宁,我们成了主角,西宁对企业家给予了充分的尊重,真心和我们做朋友,为我们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令我们十分感动。”采访中,多位企业家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让企业和企业家当主角,是西宁干部群众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一个缩影,是市委市政府以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夯基垒台、接续发力,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以赴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

今年2月17日,在第一期“企业家茶座”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瑞峰说,企业发展得好,西宁才能好。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尊重企业家,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西宁是一位让人安心的‘合作伙伴’!这几年,我们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真情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让我们成为主角,这种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我们感动。”青海亚洲硅业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连基说。

在西宁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车间,记者看到,200台单晶炉正在高效运转,50多名工人穿梭在洁净的现代化车间内,拼搏赶超的干劲充盈着这个刚刚投产的新企业。

该公司高级经理李晶说,此次在西宁投资建设光伏产业属首次,将推动青海加快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开启西宁光伏产业发展新局面。“比资源更吸引人的,是这里的营商环境。西宁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公司投资的重要因素。”

南川工业园区一位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产业、抓经济,坚持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传导压力,唤醒了我们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担当精神,我们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建项目供地、用水、用电、用气等生产要素保障,帮助企业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全力以赴确保青海高景、阿特斯、丽豪等重点项目如期落地、如期建设、如期投产。“2022年至今,我们召开20多次项目协调会,将服务送到企业门口,认真处理企业各类困难问题,做到件件有记录,桩桩有回复。”

“我们的成功离不开西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带给我们的新机遇。”黄河鑫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秉琳感慨道。去年一年,黄河鑫业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双向”提高,均取得建厂以来最优成绩,成本指标达到省内行业领先水平,各项排放指标达到国家铝工业超低排放标准,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西宁很有眼光!”

“市上主要领导为我们当金牌‘店小二’,躬身服务市场和建设的姿态,让我们很温暖。”

“我们将继续在西宁投资,还要当好西宁招商大使,吸引和带动更多的企业家朋友关注西宁、投资西宁、发展西宁。”

两条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西宁地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和生态屏障。作为生态脆弱的重点地区,西宁以1%的地理空间承载着青海近50%的人口。在这样一个生态敏感、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未来,要围绕产业‘四地’建设,加强项目谋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围绕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今年3月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瑞峰在深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调研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时强调。

西宁淘汰一批依赖低电价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后,结合清洁能源和盐湖资源禀赋,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出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新型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是立市之本!在西宁的产业版图中,光伏和锂电产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的西宁已汇聚泰丰先行、比亚迪、时代新能源等一批锂电及其配套企业,正负极材料、隔膜、铜箔、铝箔及锂电池制造的较完整锂电全产业链已基本形成,锂电新能源集群效应凸显。

锂电产业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光伏产业也不甘落后,一批光伏企业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先机,大动作不断,开始进行产业布局。

阿特斯来了,丽豪来了,高景来了,天合光能来了!国内外知名光伏制造企业的接连落户,让西宁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

此外,铝及铝深加工、铜及铜深加工等产业链也初具规模。

目前西宁工业产业更迭演进为以光伏、锂电、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主导,低碳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全面更迭升级的现代产业体系,总体形成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链式链群”发展格局,呈现出结构改善、动力增强和质量提升的崭新面貌,产业发展韧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补链、延链、强链正当时。抓好产业链供应链这个着力点,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并从中深挖潜力、释放活力和创造力,西宁必将不断打开发展新局面。你看,一个个大项目龙头引领,起着“补链、延链、强链”作用,一个个新项目含绿又含金,给西宁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市委主要领导曾指出,让在西宁的企业来得了、留得住、长得壮,西宁做到了!谢谢西宁成就了我们!”

来源:西宁晚报

监制:高照华

责编:刘幸海

编辑:冯丽晨、张萍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