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型铜铸雕塑《幸存者之歌》揭幕 重现犹太难民对上海的深厚情谊
东方网记者张力韵、通讯员张雯珵1月28日报道:昨天(1月27日),原创大型铜铸雕塑《幸存者之歌》揭幕。揭幕仪式上,来自以色列等多国驻沪领事机构代表及夫人、中外民间友好人士等80余人出席。
雕塑《幸存者之歌》设计灵感来自作家贝拉的同名小说。作品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充分展现犹太人民对上海的感情,被学者、媒体与读者称为上海版《乱世佳人》。
“雕塑表现的是一个动人的瞬间。挥别体现出他们和上海有很深的情谊,有很多的交集、有很大的不舍。而挥别是暂时的,寓意着他们会再次回到上海相聚。”吕旗彰介绍说,“有别于其他纪念性主题雕塑,我不刻意表达战争的苦难和人类命运的坎坷,《幸存者之歌》雕塑创作要表达的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战期间,上海收留约两万名犹太难民。在纳粹掀起的腥风血雨中,虹口成为庇护犹太人的“诺亚方舟”,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艰难的岁月里,犹太难民和上海普通市民相濡以沫,留下了许多温馨的故事。据如今还住在唐山路一带的老人回忆,当时与隔离区犹太人杂居的上海下层民众友好而善良。他们让出房间安置犹太居民居住,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借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具,接收犹太难民儿童进校读书等。除了保持中欧犹太饮食习惯外,犹太难民们也尝试学习中国式烹调。
“犹太人在中国这段难忘的岁月,不仅增强了中国人和犹太人深厚的友谊,对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等都有深远意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说。
犹太裔侨界人士沙拉伊马斯表示,“我今年已经73岁了,我到以色列生活了13年,依然舍不得故乡上海。最后,我回来了。是两个民族患难与共的友情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们继续呼吁世界和平,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回报中国。”
当前,全世界依旧笼罩在疫情的愁云中,雕塑《幸存者之歌》投射出的温暖、感恩、铭记与希望的光芒,将帮助人们牢记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的友谊。
(来源:虹口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