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水城·大美杭州”尽显城市生态之美
新时代美丽杭州的鲜明标识是什么?
6月4日召开的2021年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推进会,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打造“湿地水城·大美杭州”,让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成为锦绣实景。
同时,会议还对“十四五”期间污染减量化、发展低碳化、人居品质化、湿地原生化、生物友好化等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
努力实现“不一样的杭州、不一样的美丽”
不同城市有不同城市的美,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美。
会议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杭州,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要义,善于发现美、诠释美、彰显美,努力成为美的时代先锋、美的集大成者。会议从5个方面,阐释了“不一样的杭州、不一样的美丽”——
不仅要美在乡村,而且要美在城市。如今,许多村镇面貌焕然一新,一大批乡村民宿、传统村落、特色城镇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偏远村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相比之下,过去先发的部分老城区和城郊地区逐渐失去了优势,有的反而在上一轮美丽建设中掉了队、成了短板。必须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老旧小区和城郊村镇改造提升,真正做到城市之美与乡村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不仅要美在自然,而且要美在人文。优美的自然生态,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的杭州就应该有特别的守候、特别的品质。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形神兼备,做到自然与人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打造秀丽的杭州,让自然风光浸润城市气质,让城市生活充满山水之乐;一手打造厚重的杭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遗存,让宝贵的文物传下去、活起来、会说话,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
不仅要美在场景,而且要美在全景。统筹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既要把具体的场景建设作为美丽的基本单元,充分彰显各地的特色资源,把最美的基因传承好、最靓的元素展示好,更要把全市域作为大场景,推进全领域提升、全要素建设、全过程管控、全方位塑造,努力实现变场景为全景、变图景为实景。
不仅要美在守护,而且要美在转化。贯彻主体功能区规划,把拓展“两山”转化通道作为重大任务,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推动“一核九星”合理分工、错位发展,让适合开发建设的区域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让生态功能强的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可实现价值的生态产品,进一步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发展新路。
不仅要美在创优,而且要美在感受。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美丽杭州建设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把高水平完成各项指标与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真正做到高分报表与群众口碑的完美统一。
率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会议强调,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高质量与硬约束双向发力、创优势与补短板齐头并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中走在前、作示范。
重点是推进“五化并举”:
坚持污染减量化,持续深入打好治污攻坚战。深入推进“五气共治”,确保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持续抓好“五水共治”,打造全域2.0版“污水零直排区”,坚决防止反弹回潮;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全面开展土壤治理修复,强化土壤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大力推进治废行动,切实提升固废处置能力,构建分级分类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无废城市。积极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塑料制品管理制度,全面开展“绿色无塑”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自觉“限塑”。
坚持发展低碳化,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抓实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6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合理达峰,统筹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个维度”,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关系,努力找到率先达峰和科学达峰的最优解。用好科技创新关键变量,依靠技术变量抢占制高点。
坚持人居品质化,持续深化美丽城乡建设。积极稳妥推进老旧小区“拆改结合”试点,贯彻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理念,结合“百社示范、千社提升”工程,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住宅质量安全、城市功能提升等整体效益最大化。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突出入城门户节点、特色街道、历史风貌区、未来社区、滨水空间、城乡接合部等重点,推动万里绿道网建设,打造“杭派园林”;推进市域传统村落集中保护区建设,开展“老屋复兴”行动;全面加强农房设计管理和把控,提升农房整体风貌。探索划定永久性绿地,大力推进郊野公园、生态廊道、生态绿道建设,切实提升城区人均绿化面积,真正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
坚持湿地原生化,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要高水平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深化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深入推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动大湾区湿地公园、阳陂湖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推进钱塘江流域、运河流域、苕溪流域湿地群的生态修复。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健全湿地保护制度体系,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坚持生物友好化,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让生物在城市中有适应生存的环境。加快推进生态修复,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坚决杜绝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占林地和湿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珍贵野生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实施钱塘江流域禁渔制度,使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水域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