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资讯 >

在这里,读懂“伟大的足迹”

来源: 时间: 2021-06-24 17:44:58

“我父亲牺牲80年了,我仍保存着他当年用过的实物——筷子一般长短的秤杆、比硬币略大的秤盘,还有一只小提琴形状的秤盒,看上去就是一个精致的器物。” 日前,董志伦先生给“寻味经典”栏目组来信,薄薄的一张信纸,诉说的是对父亲浓厚的思念,对党的生日的期待。

董志伦的父亲是革命烈士董洪基,1941年1月在无锡太湖镇赤山岭牺牲,生前是中共无锡抗日民主政府锡南办事处经分会太湖税所干部。那杆精致小秤,就是他父亲曾经用来为新四军筹集经费时称黄金分量的。董志伦说,父亲虽然牺牲了,但自己成长在父亲为之奋斗的时代很幸运,更要继承父亲的初心。“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我想捐一份‘特殊的党费’。”

有时候,纪念一个人,就是纪念一个时代。

沈立祥先生给我们寄来了一叠厚厚资料、书信以及他的爷爷沈光厚先生的回忆录《梦幻的人生》。从沈光厚先生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在党外从事电信工作,也参与了一系列工人运动。沈立祥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档案馆和史料馆,就为了厘清和证明沈光厚先生充满着传奇、波折的过往。“我想把爷爷的经历弄清楚、搞明白,用档案资料来证明那段暗流汹涌又惊心动魄的激情岁月,也算窥见他们那一代人的初心使命。”沈立祥说。

革命先辈熠熠生辉的青春岁月,令一代又一代人心怀激荡。有理由相信,先辈们对真理的追求、期待国家富强的梦想,会继续启迪后来者——

水电人周乃东两次撰文《跨世纪的变迁——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一段三代“水电人”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故事,折射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变迁。

“我借用您的力量/在风霜来临时/抵挡困惑与忧愁……我会永远忠于祖国/献身事业/这是我永恒的追求和不变的信念。”余杭区退休市民毛志林用诗歌吟咏新时代。

“学习党史,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党史中众多生动、宝贵的教材,给我极好的启发和教育。”热心市民王才军,在他长达9页的稿纸上,述说他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我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自己,用党的优良作风教育自己,用党的奋斗精神鞭策自己。”而88岁的浙江大学外语学院退休教师胡新云,从“四个全面”到“十四五规划”,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谈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距离“七一”的脚步越来越近。越是临近,越是有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扑面而来。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对这一刻的来到充满期待,他们纪念、寻访,他们思考、撰文……在“新旧”交融中,每一个这段历史的瞻仰者,都试图还原和重历那段“伟大的足迹”,读懂和赓续这些伟大的精神。(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