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资讯 >

【我为群众办实事】市博物馆将文化遗产保护种子播进校园

来源: 时间: 2021-06-16 17:01:53

为切实做好2021年文化遗产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最大程度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结合全市“学党史·办实事”的工作部署,2021年5月20日、21日,市博物馆联合城区香洲街道办事处举办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讲座进校园”活动,分别在城区香洲街道香洲中学、中心小学举行。

中心小学 (3).jpg

本次宣讲邀请了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邱立诚老师主讲。邱老师就文化遗产的认定与划分、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与分类、我省各地市文化遗产保存现状及保护意义等方面进行讲述,以通俗易懂的表述让广大师生听得津津有味。同时,邱老师还重点结合我市城区省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坎下城址”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延伸拓展,再次强调并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好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香洲中学.jpg

香洲中学 (2).jpg

5月20日  香洲街道香洲中学

中心小学.jpg

中心小学 (1).jpg

5月21日  香洲街道中心小学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中所蕴含的价值与作用是永恒的。文化自信的树立离不开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希望通过本次的宣讲,将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花朵心中,相信假以时日,定能长出参天大树。

延伸阅读:

 

 

 

641 (1).jpg

 

 

 

坎下城址坐落于汕尾市区西北部城内路尾,南临汕尾港。明崇祯九年(1636年),时任礼科都给事的邑人叶高标向皇帝奏准,建筑坎下寨,用于防御海盗、倭寇侵扰,维护百姓安宁。明崇祯十年(1637年)建成。至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

坎下城 (3).jpg

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全城面积7.2万平方米,周长1157米,建筑材料以沙石砖瓦为主。城墙为双层夹墙,原高5.6米,现残高3米,宽4.1米。全城原筑设垛口391个,东西南北各建一门,东、南两门于城内各建炮楼一座。城墙上沿东南方向架设海防火炮78门。以上构筑物至今多数已塌,仅存城墙及东门“永安门“,北门"拱极门"。

 

坎下城 (1).jpg

 

 

 

民国初年,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坎下城城墙和汕尾港之间,铺设一小铁路,开设兵工厂、制币厂,称为“城内”,并建造了坎白公园。城内北侧为公园,公园北边岩石上有石刻多处,均为辛亥革命后所刻。

 

坎下城 (2).jpg

 

 

 

坎下城是广东省目前最完整的明代古城遗址之一。1995年,城区人民政府颁布坎下城遗址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坎下城城墙被省政府颁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641 (2).jpg

 

 

 

坎下城城隍庙位于汕尾市城区香洲街道城内路尾城内村坎下城内,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经重修目前整体保存完好,庙坐东向西,风火式山墙,总面阔12米,总进深16米,三进三间,中间两侧留有龙虎天井,前头门无斗拱设计,庙内有明代崇祯年间石鼓1对,石牌匾1块,是明代坎下城遗留下来宝贵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