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资讯 >

江门市获得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来源: 时间: 2021-06-16 13:23:49

5月31日,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广东省2020年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江门获得优秀等次。这也是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江门连续三年获得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优秀。2020年,江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走在前列、树立标杆”为目标,高位部署,补短板、强弱项,创亮点,扎实推动全市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实”“有能”“有效”。全市9个“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高于省下达目标值22.2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市达标水体比率同比上升10.1%,优良水体比率上升10.8%,创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最好水平。

一、坚持机制先行,提升河湖长制工作质效

完善专设机构统筹协调。市县两级再次增加河长制工作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专门负责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考核评估等工作,以及万里碧道、重点支流系统治理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监督,以更专业的人员力量助力江门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强化河长制述职链条。探索实施镇级总河长向县级总河长述职制度,细化完善“述职制度+年度方案”形式,构建起市县镇三级“全联动、全链条、全覆盖”的河长制述职长效机制。完善专项资金统筹分配机制。修订了《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印发了《江门市潭江水资源专项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统筹潭江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带动全市近60亿元的资金投入,有效解决区域统筹协调等河湖治理难题。强化督查考核。全省第一个出台河长制水质考核奖惩工作方案,将水质污染指数改善率排名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对年度水质综合考核排名前三位的市(区)给予奖励,对水质污染指数同比无改善且排名后三位断面所在县级河长实施约谈,推动河湖面貌持续改善。2020年已预警、通报、约谈各级河长156人次,倒逼各级河长认真巡河履职。

二、坚持安全至上,水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

水利建设投资创新高。加大对事关江门水利和河长制工作重大工程的投入,2020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30.95亿元,100%完成中央和省水利投资计划任务,水利投资计划执行年度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二。进一步创造江门经验,全省首创“全市统一打包、统筹推进”和EPC+O模式,加快推进260公里万里碧道建设工程和西江潭江14条跨县重点支流治理工程建设。新会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全部完成了466宗超时限水库的安全鉴定工作。有效防御了14场强降雨和3个台风的袭击,取得了无一人员伤亡、无一大工程出险的好成绩。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持续优化。连续五年获得最严格水资源考核“优秀”成绩,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江门市创成节水型城市,台山市创成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新会区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区)。推进流域水岸共治。扎实推进西江潭江流域41条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作,其中14条跨县重点支流全方位、全要素开展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流域综合调度等工程建设。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被评为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三、坚持多措并举,高质量建成万里碧道205公里

强化统筹协调。建立碧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专班,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季通报”,并专门统筹安排1.9亿万里碧道建设补助资金,全面提升碧道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省级碧道试点江门水道城央绿廊碧道比省要求提前4个月完成建设,成为江门市十大“网红打卡地”之首。创新建设模式。在全省创新采用全市统一打包、统筹推进的EPC+O模式,推动260公里碧道建设,确保万里碧道建设进度、建设标准、建设质量“三统一”。目前全市已建成万里碧道205公里。推动建立水情水文化教育阵地。规划每个县级城区碧道建设500平方米以上的水情水文化教育展厅,打造河长制宣传教育平台阵地,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鹤山市已率先建成全省第一个县级河长制治水教育展厅。

四、坚持系统观念,探索推进河湖管护新模式

点源与面源立体共治。按照“护饮水、保好水、治差水”的思路,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治理。55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划定保护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3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装备配套率达99%;61个建制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4.5%;12条黑臭水体100%完成整治,全部达到“长制久清”标准。推进河湖“清四乱”“五清”常态化规范化。细化巡河履职“三个清单”(月度水质清单、工作清单、问题排查清单),明确各级河长将“清四乱”“五清”作为巡河履职重点。2020年,全市各级河长履职巡河260121次,巡河发现、解决问题1.2万个,完成规模以下“四乱”问题整治350宗,清理河道漂浮物近12万吨,清理河道长度4112.5公里,清理水域面积269.65平方公里,清理住家船576艘,列入河长制管理的4100多公里河道,全部实行“每年两次集中清漂+常态化保洁”管理。全面完成了72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采砂规划编制,以及2119公里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完成进度分别居全省前列。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积极推动河长制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探索试点河湖检察长制,持续开展“关爱山川河流”全民护河护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活动217场,参与人数达6520人。加快实施“互联网+碧道”“互联网+重点支流”建设,着力推动河湖管护标准化、精准化。开平市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第四批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