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绿化四问:哪里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权威回应来了
通过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多年来我们国家的林草资源总量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于近日印发。
“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整个绿化工作将由过去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6月7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指导意见》通篇3部分16条,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具体来讲,有四个关键词,一是在哪里造,二是造什么,三是怎么造,四是怎么管。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徐想 摄
哪里造:要做到“多规合一”
“首先是要做好绿化相关规划。绿化相关规划必须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做到‘多规合一’。其次,要考虑好用地的问题。《指导意见》当中多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刘东生说。
关于用地的提供,刘东生指出,首先要基于国土“三调”的结果和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国土“三调”的结果将公布,绿化用地必须跟该结果做到科学衔接,同时还要做好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另外,《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将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作为主要的绿化空间。“《指导意见》提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防止出现‘非农化’和‘非粮化’的问题。”刘东生说。
《指导意见》还提出,严禁开山造地、填湖填海绿化。
造什么:乔灌草的有机融合
“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必须做到以水定绿,或者以水而定,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我们造什么,乔灌草结合,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真正做到乔灌草的有机融合。”刘东生说。
另外,《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树种选择上要乡土化、多样化。
“特别是要审慎使用引进外来的树种和草种。《指导意见》在苗木选择上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比如说城乡绿化,要选择适度规格的苗木,提倡使用全冠苗,就是不要截冠,过去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现象。”刘东生指出。
《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广使用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的地被植物,包括抗病虫、抗灾害。并提倡种植低耗水的草坪,鼓励种植有多重效益的树种、草种。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做到国土绿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怎么造:“封飞造”相结合
《指导意见》提出,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宜封则封、宜飞则飞、宜造则造。
“这就是通常我们讲的‘封飞造’相结合。‘封’是封山育林、‘飞’是飞播造林、‘造’就是人工造林,在修复方式上体现自然修复为主。”刘东生说,《指导意见》还提出反对绿化中的形式主义,反对“大树进城”,就是“一夜成景”“一夜成林”这种不科学的问题。避免片面追求景观化,反对不计成本的形象工程。
《指导意见》在作业设计环节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业设计是国土绿化最基础的环节,我们有规划、有方案,最后实际上落地的时候是作业设计。”刘东生说。
《指导意见》要求国家投资或者国家投资为主的绿化项目建设单位,要编制作业设计或者绿化方案,相关部门审核把关并监督实施,真正把科学绿化的要求,通过作业设计落实落地。
怎么管:三分造七分管
“首先对新造林地要封山育林,保证它的成活率。对中幼林要加强管护,建立完善养护管护制度和投入机制,保证它的成林率。”刘东生说。
“其次,还要提升质量,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森林抚育和退化林的修复力度。要加强监测评价,健全监测体系,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评价体系,提高信息化和精准化的管理水平。”刘东生指出,最后是要加强监管,通过“林长制”这个抓手,把国土绿化的科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科学绿化方面的责任要求。
除此之外,《指导意见》还就投入政策、管理制度、科技支撑等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