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环球头条: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你看看上面那行字,如何造假?

来源: 丽娟 时间: 2023-06-05 13:53:51

如今仍然有人弄虚作假,制作假币企图以假乱真。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真的掌握了钱币,尤其是纸币的制作工艺,再加上相应设备的配套加工,那么钱真的将只会是一种数字。

可是让人疑惑的是,现在这么高科技的时代,都会有假币的出现,那么在科技远不如现在发达的古代,是怎么保证纸币不被人弄虚作假的呢?


(资料图)

其实古代的银票内大有玄机,尤其是上面的那行字,让企图造假者,根本无能为力。

01古代银票的起源

古代的纸币,也就是银票,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使用的还是铜币,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铜钱。

可是,宋朝的铜储备量有限,市面上所流通的铜币渐渐不足以支撑发行。

无奈之下的朝廷只好选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钱币,就比如说铁。

由于当时的冶炼技术有限,同等级的铁币,不仅在重量上要超过铜币,而且在价值上,也要低于铜币许多,所以自然仍然的铁币的购买力,也就比铜币差了一些。

当时铁币多在四川地区流行,百姓外出采买,总是要准备许多铁币背在身上,如果要买的东西很多,甚至还需要用车来拉着铁币,不仅不安全,更是十分的不便。

为此当地的商人想到了一条新的盈利手段。几家当地规模较大的商铺,联合成立了一种钱庄。

在钱庄,百姓可以将铁币、铜币,存放在这里,兑换成等价值的银票,银票可以在本地任何一家钱庄兑换相应的钱币。而钱庄既可以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又可以用百姓存到钱庄的闲钱去运作其他事务。

而百姓呢?不再需要带着数目巨大的“铜币、铁币”来买,只需要带着一张“纸”,便可以进行消费,不但安全,更利于携带。

因此银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百姓们的追捧,来往换取银票的百姓比比皆是,银票迅速代替铁币、铜币,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货币。

可是好景不长,百姓兑换银票的前提,是对钱庄有足够的信任度。随着许多钱庄的老板携款私逃,又或者将现钱挪用他出,不能给百姓兑换之后。

银票的市场逐渐变得混乱,弄得百姓心中惶恐不安,生怕自己手中的银票成了一张没有用的废纸。

在这个时候,官府出面了。当时的益州知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大力地整合银票市场,整顿钱庄。

最后挑选出几个实力雄厚、口碑较好的钱庄,授予运营资格,将其他钱庄纷纷取剔。

这样一来,官府会对这些钱庄进行监督,而这些钱庄有了官府的授权,则会加大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度。在此种调控之下,银票的运行,逐步趋于稳定。

在那之后,随着银票的应用逐渐增多,百姓也越来越喜欢用银票进行交易的交易方式,由此银票正是成为了宋代的一种常规的交易方式,由朝廷统一印制、发行,由各个合法钱庄,协助朝廷共同进行银票与钱币之间的兑换。而宋朝之后的朝代,也纷纷效仿,分别印刷属于自己朝代的银票。

02 银票造假极难

无论在哪个朝代,银票说到底都只是一张纸而已,再加上古代的科技并不发达,无论是造假、还是检验都应该十分的容易才对,但是为什么没人造假呢?

如果要是小看了“纸”,就以为银票很好造假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无论何时,掌握着最先进工艺,以及最珍贵资源的,都是国家。而在古代,掌握着这些的,这就是朝廷。

虽然都是纸,但是各个朝代所用的银票用纸,都是专供朝廷的纸张,除了达官贵胄之外,其他人连想要这种纸张,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想要造假银票,纸的来源,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毕竟能够用到这种纸的人,根本不屑于去造假银票。

其次,就是印刷手段了。

由于是朝廷统一管理银票印刷,因此银票上印刷的花纹顺序,只有少数负责人才知道。除了他们,谁也不知道正确的印刷顺序,而如果真的有假银票流通的话,那么银票上的花纹,就足以让人辨明真假。

而且,这些负责银票印刷的负责人,他们都会受到相应的监督,根本没有机会来进行假银票的制作。

一旦真有假银票的花纹,与正在发行使用的银票花纹一致,那么不仅负责印刷的人,甚至连监督他的人都要遭殃,因此他们根本不会轻易泄露印刷顺序。

还有,如果人们自己查看的话,会发现银票上面还印有一行小字,这行子排列有序,但是就是因为太小,所以一般人根本看不清,而这行小字只有专业的微雕刻大师,才能制作出来。

这些大师,现将字刻在模板上,再用模板进行印刷。起作用类似于现在的纸币上的水银,根本就不是想做就能做出来的,因此造假极为困难。

03 造假是个无用功

除了制作假银票的难度系数太高之外,银票的更新周期,也是对于制作假银票行业来说,最为尴尬的一点。

就算有人能到专用纸,搞清楚印刷的顺序,甚至还偷到了官府印刷银票的模板,花费了大力气制作出来了假银票。但是官府规定,银票的使用周期是三年,三年一版,时间到了,上一版的银票就作废,成为了真正的废纸。

而那些制作假银票的人呢?

想要制作一版假的银票,筹备物料的周期,就需要很久,再进行不断地加工制作,很可能下一版银票都发行了,他制作的这一版银票,还没完成呢,因此得不偿失。

况且,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银票造假都是大罪,轻则抄家被派去充军,重则满门问斩。在如此严厉地惩罚下,又有几人敢冒着风险,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因此古代的银票,虽然看上去只是一张纸,但是几乎没有人去尝试造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