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古代人都吃什么?看完愣了一天都坚持不下去,古人太苦了 全球聚看点
【资料图】
都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吃什么是平民百姓特别重视的问题,也是地方的基础问题之一。在现在这个社会,基本上大家都不会愁吃什么这个问题,大家所思考的应该都是吃什么营养?吃什么好吃?那在古代,他们的饮食习惯又是怎样的呢?
如今,一日三餐成了国人吃饭的基本,但对于古人而言,并没有一日三餐这么一说。在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生产的数量也不尽人意,这个一日两顿还得看人来。收成不好的时候,缩减成一日一顿或者几日一顿,也是不无可能。不过,到了宋代后,由于经济开始繁荣,农业得到大幅度提升,开始出现了夜市,因此一日两餐才变成了一日三餐。但这也仅只对富人有效,人仍还是一日两餐。
古代的农作物种类有限,还十分低产。高产还管饱的土豆在三百多年前才传入我们,广泛种植的时间不到两百多年,适应性极强的红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传入我们福建、云南等地,到了清朝道光年间,红薯才在全国推广种植,7000年前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的玉米,也是在明朝中晚期才传入我们,高产水稻也才出现几十年时间,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我们古人依然靠种植低产的稻、黍、稷、麦、菽等农作物为生。
古代地主家余粮多,能吃饱饭,那人吃什么才能填饱肚子呢?在缺乏油脂和盐的古代,古人只对脂肪和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感兴趣,这种对油盐和饱腹感的极致渴求感,或许只有经历过三年自然资灾害的老人才能理解,一碗白米饭搭配一块肥膘肉,这是无数人曾经做梦都想吃的饭菜。不要再问古人为何不去抓鱼吃、抓王八、抓黄鳝当主食吃,不放油不放盐连吃一个星期,等你试过之后,就不会再问这种“何不食肉糜?”的问题了。
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电视里或者老一辈的口中听说,人们为了活下去,去吃无法消化的观音土,只是为了能够有饱腹感。但吃观音土的人,最终只能被活活胀伤。其他的则依靠吃树皮,吃草根等,苟且地活在世上。
责任编辑:
标签: 故事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