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甄宓被曹丕赐死,下葬时为何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原因来了

来源: 趣评读史 时间: 2023-02-25 11:55:49

河北有甄氏,一女乱三曹。

三国时期有很多美女,我们熟知的有大小乔、貂蝉、樊氏、邹氏、杜氏等。除了貂蝉是虚构的外,其他几人都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个个有“国色”。


【资料图】

甄宓凭借姿色让曹氏三父子反目成仇,可见其魅力有多大,说是三国第一美女都不为过。

然而她并没有得到善终,不仅被丈夫赐死,而且下葬时还落得“以发遮面、用糠塞口”的下场,死状可以说非常凄惨。

到底是谁这么残忍,对她下此毒手?“以发遮面、用糠塞口”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甄家有女初长成

公元183年,中山郡无极县甄逸家,诞生了一个女娃。

女娃一生出来就十分安静,不哭不闹,于是甄逸给女儿取名甄宓。

公元186年,甄逸去世,甄宓因为思念父亲哭得很伤心,而当时的她只有三岁,家人对她的聪明早慧感到欣慰。相士刘良来她家看相,指着甄宓说:“此女将来贵不可言!”

甄宓八岁那年,院子外来了个骑着马耍杂技的人,甄宓的家人和几个姐姐都跑到阁楼观看,唯独她在家里读书。姐姐责备她,哥哥也笑话她:“女人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吗?”

甄宓回答道:“古代贤德的女子,都会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读书,拿什么来借鉴呢?”

甄宓十几岁的时候,无极县发生了灾荒。甄宓的母亲趁机用囤积的粮食换了很多金银珠宝,大发横财。甄宓就对母亲说:

""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

母亲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将家中的粮食免费分发给难民。

甄宓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去世,留下寡嫂和侄子。

甄宓就常去帮寡嫂干活儿,还帮忙照看孩子。甄宓的母亲和儿媳有矛盾,她常常劝说母亲要对寡嫂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母亲听了大受感动,婆媳矛盾也得到了缓解。

甄宓不仅美貌异常,贤淑更是闻名乡里。

时任冀州牧的袁绍听说后,就命人带着重礼来到甄家,为次子袁熙聘娶了甄宓。

曹操父子反目成仇

甄宓嫁给袁熙后,恩爱和美。然而这一对儿小夫妻的蜜月期还没度过,袁熙就被父亲袁绍派去幽州担任刺史。甄宓就留在邺城,侍候婆婆刘氏。这一伺候,就是五年。

公元204年,邺城被曹操攻破。曹丕率先来到袁府,看到甄宓披头散发、满脸泥垢,坐在地上哭泣。曹丕问道:“这个女人是谁?”刘氏答曰:“袁熙的妻子。

”曹丕赶紧将甄宓扶起来,帮她挽起发髻,又帮她擦去脸上的泥垢,随后曹丕被她绝世的容颜惊呆了。

那一年,曹丕17岁,甄宓已经22岁了。

这时候曹操也进来了,他看着站在儿子身边的美貌少妇,心在滴血。原本他攻打邺城之前,就听说袁家的儿媳长得漂亮,不想被儿子抢先一步。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世说新语》

曹操不好当面发飙,只能顺水推舟,将甄宓许配给曹丕,但从此对曹丕怀恨在心。曹操不喜欢曹丕,恐怕这也是原因之一。

后宫争斗

甄宓嫁给曹丕后,独受宠爱。但她从来没有恃宠自傲,而是常常劝曹丕雨露均沾,劝他多纳贤良淑德的女子为妾。而对于曹丕其他的妻妾,她则是劝得宠的努力上进,劝对失宠的不要伤心。

后宠愈隆而弥自挹损,后宫有宠者劝勉之,其无宠者慰诲之,每因闲宴,常劝帝,言""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帝心嘉焉。——《魏略》

有一次,曹操带卞夫人出征,途中卞夫人生了病。甄宓知道婆婆生病,寝食难安,经常偷偷地抹眼泪。后来卞夫人回来,甄宓亲自迎接,看到婆婆安然无恙,她悲喜交加,热泪盈眶。

卞夫人得知儿媳如此关心自己,也感动落泪,直夸赞儿媳孝顺。

不管从哪种角度来看,甄宓都是完美的,她是一个好妻子,还是一个好媳妇儿。

那么她和小叔子曹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发生什么?

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那一天说起。

公元216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以及甄宓的两个子女曹叡、东乡公主都随军而去,当时甄氏因为生病所以留在邺城。当然,曹植也留在了邺城。

公元217年9月,曹操大军返回邺城,

卞夫人的左右侍婢们看到甄氏容光焕发,更胜以往,于是问道:“夫人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反而脸色这么好,为什么呢?”甄氏笑着回答:“曹叡和东乡公主由卞夫人照顾,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二十一年,太祖东征,武宣皇后、文帝及明帝、东乡公主皆从,时后以病留邺。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见后颜色丰盈,怪问之曰:""后与二子别久,下流之情,不可为念,而后颜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叡等自随夫人,我当何忧!""——《魏略》

这件事其实很平常,但却最终让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后来曹丕又先后纳了几个妾,其中一位叫郭女王。郭女王原本也是官宦之后,父亲曾担任太守,但后来家道中落,被迫寄宿在别人家中,颠沛流离,直到有一天,被曹丕看上。

郭女王为人颇有谋略,在曹丕曹植争嗣之中,屡献良策,使曹丕最终胜出。

曹丕登基后,封甄宓为皇后,封郭女王为贵嫔,地位高过其他几个贵人。很

显然,甄宓成了郭女王唯一的对手。后宫争斗,就怕别人抓到把柄。而聪明的郭女王,就抓住了甄宓的把柄。

安平郭贵嫔有宠,甄夫人留邺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谮之,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赐夫人死。——《资治通鉴》

这里说到,郭女王得宠,甄宓有怨言,郭女王在曹丕面前告状,让曹丕震怒,最终杀死了甄宓。

这就令人费解了。甄宓早先贤妻形象崩塌了,她曾经劝曹丕要雨露均沾,还劝慰那些不受恩宠的姐妹们,怎么现在突然就变成了怨妇?

曹丕是了解她的,妻子吃醋,他应该高兴才对,为何会“大怒”呢?

很显然,郭女王在曹丕面前说了什么。而曹植和甄宓曾同留邺城,并且甄宓容光更胜从前这件事,成了她诬陷甄宓最有利的证据。

要知道,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不能忍的,就是“头上草青青”。更何况对方是自己的弟弟?

于是曹丕一怒之下下令杀死甄宓。甄宓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写了一首《塘上行》,诗曰: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这首诗通过追思昔日欢好,抒发了因谗言而与曹丕发生嫌隙的沉痛心情。

甄宓死的前一天晚上,曹丕做了一个梦,梦到一股青烟拔地升天。他就把著名的解梦师周宣召来,问他这梦的意思。

周宣说:“天下恐怕会有一位贵女子冤死。”曹丕想到甄宓的诗,慌忙派人去追宣读赐死诏书的使者,然而为时已晚,一代佳人早已香消玉殒。

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三国志》

郭女王的下场

甄宓死的时候,死状凄惨,

下葬时还被郭女王“以发遮面、用糠塞口”,传闻这样做,是避免甄宓到地府喊冤,让她有冤无处申,而且永世不得超生。

曹丕很快就甄宓忘了,他纵情于酒色,没过几年就去世了。作为曹丕的嫡长子,甄宓的儿子曹睿继承了皇位。曹睿当上皇帝后,想起母亲去世时的惨状,整日以泪洗面。于是他质问郭女王母亲的死因,郭女王一口咬定和自己无关,让他问死去的父亲。曹睿一怒之下,逼死了郭女王,也以同样的方式下葬:

“以发遮面、用糠塞口”

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汉晋春秋》

总结

甄宓的故事,是一个爱情悲剧。从她的《塘上行》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曹丕的爱是真挚而纯洁的,绝对不可能和曹植发生什么故事。

但后世人觉得她这样的美女,也只有曹植这样的大才子才配得上,所以杜撰了许多美丽的爱情故事。

最后说一句,《洛神赋》真不是曹植写给甄宓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略》、《资治通鉴》、《汉晋春秋》等

酒剑仙:历史学博士在读,专注名人历史故事分享和古典名著解读,欢迎点赞和关注!

责任编辑:

标签: 消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