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娶个媳妇不容易,嫁妆也是女方的,漫谈唐代嫁妆风俗及其原因-世界简讯

来源: 若流说宠物 时间: 2023-02-22 18:38:14

这是头条号“历史小白学历史”的第8篇文章


(资料图)

前段时间在家待着,突发奇想把原来我跟我老公结婚时候的录像翻出来看了一下。我们结婚到现在已经八年了,现在经历了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回头看看当年新婚燕尔的自己,觉得我们现在的感情,比刚结婚的甜蜜浪漫,更增添了一些浓浓的烟火气以及一些醇厚的积淀。

结婚那会我俩都不宽裕,他给我家的彩礼也没多少,我家也没给啥像样的嫁妆。我俩那会觉得有情饮水饱,只要我们相爱,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后来这不过了几年,现在也有房有车,有了一位小正太了。

现代年轻夫妇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有时候对于彩礼和嫁妆就比较看重。这不光是经济上的需求,更多也是出于对婚姻仪式感的重视。这种重视也不是现在就有的,我们老祖宗就有。比如嫁妆这事,最早在先秦时候就有,《诗经》中有一首《氓》里面就有“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带着你的嫁妆,还有你的妹妹,坐着马车来”的意思。

可见嫁妆这件事,在我国古代婚姻文化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但是在古代社会的嫁妆发展中,尤以唐代为分界线。唐宋以后嫁妆就逐渐奢华,种类也日渐繁多。唐代开启了宋代及以后的厚嫁之风。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唐代的嫁妆习俗,谈谈唐代有关嫁妆的那些事。

一、嫁妆是从哪来的?——直接嫁妆和间接嫁妆

这个直接嫁妆和间接嫁妆是西方人类学者提出的定义。啥叫直接嫁妆呢?就是由女方娘家直接给女儿陪送的财物。间接嫁妆这个就有意思了,是指女方娘家将男方送来的聘礼作为嫁妆的一部分返还到男方家的一些财物。这两种情况我们现在结婚也都有。

这两个概念其实在唐代也同样适用,下面我们就挨个说说。

先说直接嫁妆。

直接嫁妆就是说女方娘家陪送的。一般来说就是父母给陪的。比如《太平广记》中就记了这么个故事。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江陵有一位成叔弁有一个女儿叫兴娘十七岁,有媒人上门提亲,成叔弁有点没看上,想推脱几句打发回去,于是就说:“兴娘年小,未办资装。”意思就是自己还没给闺女准备嫁妆。可见一般父母都是要给女儿准备嫁妆的。

可是如果女方是一个很大的家族,那往往对于嫁妆这事都是有着专门的规定的,而且,嫁妆也会由家族共同承担一部分。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宗法制很浓的社会,对于嫁娶这样的大事,往往在家族中有着统一的管理。

有的时候,家族中如果出了一位比较有实力的人物,那他有时也会对宗族内的女子出嫁进行一些赞助,这也是体现了家族的能力。

比如司马光在他自己的《温公家训》中就曾经提到过唐代的河东节度使柳公绰(763-830年)为族中的女子置办嫁妆的事情:“姑姊妹侄有孤嫠者,虽疏远必为择婿嫁之,皆用刻木妆奁,缬文绢为资妆。”意思就是如果家族中的女子有失去亲人导致没法出嫁的情况,柳公绰就会为她们提供木质雕花的妆奁(就是现在的首饰盒)和绣花的衣服作为嫁妆,确保她们顺利出嫁。

古代的妆奁

如果女子失去亲人,除了家族会帮助置办嫁妆之外,其实有时候她父母的朋友也会在嫁妆上帮忙。《旧唐书》记载,开元年间的一位叫严挺之的“素重交结,有许与,凡旧交先殁者,厚抚其妻子,凡嫁孤女数十人,时人重之。”如果朋友先于严挺之去世,他也会去帮助朋友的女儿出嫁,为他准备嫁妆,这么看来,严挺之确实挺厚道的。

下面说说间接嫁妆。

间接嫁妆,其实并不是由女方所提供的嫁妆,它主要是由男方的聘礼所转换而来的。我们现在也常见这样的情况,男方给女方提供了彩礼,女方家长会把这份彩礼以嫁妆的形式返还给新娘。在唐代,其实也有这个事。比如《唐会要》中就记载了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所下的旨意,其中提到:“自今以后,天下嫁女受财,三品以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四品五品,不得过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过一百匹,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匹,皆充所嫁女资妆等用。其夫家不得受陪门之财。”

其实唐高宗下旨本来的目的是想要杀一下当时比较风靡的“重财”之风,防止人们通过娶亲获取大量的嫁妆钱财,所以才在旨意中规定了各级官员的嫁妆标准,以及要求官员把男方的聘礼都用来充作嫁妆。在法令的强化下,这种间接聘礼应该在民间也是有着广泛的发展的。

纵观唐代的历史,其实还有一种间接嫁妆,就是男方直接连聘礼带嫁妆都给准备好了。这里的男方确实不容易,要准备一份聘礼,还得准备一份嫁妆,这才是“真爱”啊。《旧唐书》里记载了这么件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刚继位,就对唐朝政府表示了臣服:“颇输诚款,岁时贡举,结辙于途。”经常给唐朝政府进贡,表示恭顺。唐文宗于是将寿安公主下嫁给王元逵。

王元逵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之心,不但为公主准备了丰厚的聘礼,而且还专门给公主单独准备了一份嫁妆:“元逵遣段氏姑诣阙纳聘礼。段氏进食千盘,并御衣战马、公主妆奁及私白身女口等,其从如云,朝野荣之。”在军阀割据的中晚唐,王元逵让唐朝政府真是感到了久违的尊重。

说了这么多,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嫁妆,嫁妆的内容都有些什么呢?主要就是一些田地、产业、布料、衣物、首饰、奴婢以及生活用品。这也都是为了新媳妇在夫家生活上能够更加习惯些。

二、嫁妆是谁的?女方说:我不说话,谁也别想动!

在唐代的大户人家,嫁妆可不是笔小数目。这么大的一份财产,到底是归谁呢?虽然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但是女性的财产权利仍然是能够保证的。所以,在唐代,女方的嫁妆往往被认为是女方的私财,不会被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处置的,能够有权利处理嫁妆的,只有女方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唐代妇女地位还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在家庭生活正常进行,夫妻双方没有发生感情问题的正常情况下,妇女对嫁妆是有绝对的占有和支配权力的。但是如果妇女愿意将自己的嫁妆拿出来帮助自己的丈夫,古代会认为这是一种贤惠的表现。

唐代的《云溪友议》中记载了这么个事,说唐肃宗和唐代宗两朝的宰相元载,娶妻王韫秀(他俩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出镜过)。元载不好好用功读书,王韫秀就跟他说:“何不增学?妾有奁幌资装,尽为纸墨之费。”王韫秀愿意拿出自己的嫁妆给元载卖纸墨,激励丈夫好好学习,可见王韫秀的嫁妆她自己要是不想拿出来元载是不能碰的。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王韫秀

那要是分家,妇女的嫁妆怎么处理呢?唐代往往提倡聚族而居,显得人丁兴旺,不太提倡分家单过。可是如果家里出现了父母亡故,兄弟姐妹就只好打破共同生活的限制,分家各过各的,这也是常有的。那如果分家的时候,妻子的嫁妆又该归属于谁呢?在《唐律疏议》中规定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意思就是妻子自己的嫁妆是不会放在家族共同财产内,作为分家的一部分的。

那要是离婚,妇女嫁妆也归自己吗?答案也是肯定的。这里多说一句,古代离婚形式很多,我们今天说的是那种好聚好散的“协议离婚”,这种离婚方式古代叫做“和离”。唐代社会风气比较开放,那会离个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跟现在一样,和离也是双方自愿。而在离婚财产划分中,女方的嫁妆都会还给妻子,允许她带走。

根据敦煌出土的一些唐代文书中看,唐代离婚不仅要将妻子的嫁妆返还给妻子,而且甚至还得给妻子点赡养费。比如敦煌出土的“放妻书”(类似现在的离婚协议)里就有这样的话:“缘业不遂,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俱一别。所有物色书之。……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意思就是离婚还得给妻子三年衣食费用作为赡养费。

敦煌出土文书

那如果妻子亡故了,嫁妆该怎么处理呢?是不是也要给妻子娘家送回去呢?这还真不是。《唐律疏议》里面就这一点做了规定:“妻虽亡没,所有资财及奴婢,妻家并不得追理。”这就是说,一旦妻子亡故,那妻子的嫁妆就由妻子的私有财产便成为丈夫的财产,妻子娘家是不能过问了。

综上所述,在唐代,除非妻子亡故,否则妻子对嫁妆都拥有处理和支配的权力,无论是丈夫还是家人,不经过妻子的同意是不能动用妻子的嫁妆的。这也就成为了妻子在家中财产权利的重要体现。

所以说唐代的妻子对于自己的嫁妆完全可以说:“我不说话,谁也不别想动!”

三、唐代由“重聘礼”到“重嫁妆”的转变

前面说了很多关于嫁妆的事,但其实在唐代初期,嫁妆并没有在婚嫁中引起重视,当时大家更为看重的其实是聘礼,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彩礼。聘礼这事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礼记》规定了古代婚姻所要经过的礼节,简单来说主要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的“纳征”指的就是男方要给女方的聘礼。

唐朝初年,整体政治还是停留在门阀政治状态,唐代的士族虽然说已经失去了政治上(尤其是做官方面)的特权了,但是人家仍然是高门大户,历代公卿,历史地位就在那摆着呢。所以一些随着唐朝建立所崛起的一些新兴权贵,对于跟这些山东士族联姻还是非常向往的。

而这些传统的士族门第,为了在朝廷中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纡尊降贵与这些他们看不上的李唐勋贵联姻了。但是联姻归联姻,派头还是得拿出来,为了平衡双方在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士族嫁女儿往往会索取大量的聘礼。《贞观政要》里这样评价:“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这事其实也不是士族缺钱,而是平衡双方联姻地位的砝码。

那为什么唐朝后期开始由“重聘礼”转向了“重嫁妆”了呢?这其实跟唐代社会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随着科举制在唐朝的兴起,政治资源逐渐不再是掌握在士族手里,而更多的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进入官僚阶层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高门大族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而那些才华出众的应试举子,成为了大家结亲的新选择。

每年科举放榜之后,新科进士都会在曲江举行饮宴。而这段时间,也是各个王公大臣挑选女婿的好机会,以至于曲江旁边经常“堵车”,《唐摭言》里说:“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填塞,莫可殚述。”这样做,就是看到了这些进士们未来官运亨通所能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就是为了找个“潜力股”啊。

唐代曲江宴

既然是潜力股,当然就得先做前期投资,高风险才有高回报。所以有时候公卿家族会把女儿嫁给一些看起来贫寒但是很有希望的举子,为此不惜奉上高额的嫁妆。比如《太平广记》里有位吕翁“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而产甚殷。由是衣裘服御,日已华侈,明年,举进士,登甲科。”这位吕翁娶了媳妇以后才能穿上点好衣服,最后也没辜负人家媳妇家对自己的投资,成功考上进士。

所以说,由于科举制所带来的唐代门阀士族的衰落和官僚阶层的兴起,导致了在唐代整个社会发生了由“重聘礼”到“重嫁妆”的整体转向,从而导致嫁妆的地位在婚姻关系中重要性开始上升。

【历史小白说】

唐代嫁妆在婚姻中重要性上升,反应了唐代开放的社会文化,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女性家庭地位的上升。唐代女性对于自己的嫁妆,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可以自由处置,而不需要其他人的同意,有充分的自主权。但是在唐代嫁妆文化的背后,其实还有着社会变革的深层次原因。

由于唐朝的科举制的兴起,导致唐代门阀士族在政治话语权上大幅衰落,原来人们趋之若鹜的高门大族,也需要与新崛起的官僚阶层进行交流,所以在唐代发生了这个社会从重聘礼到重嫁妆的整体转弯,这个转弯也影响了唐朝以后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其实无论是聘礼还是嫁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平衡阶层差距的工具而已。唐朝初年的时候,门阀士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比较高,造成了其在婚姻市场中的稀缺性比较高。因此如果新兴阶层想要平衡自己家族与门阀士族之间巨大的门第差异,必须要付出高额的代价。这就是聘礼的作用。

但是到了唐朝中晚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大量的大众精英开始进入政治中心,他们手中掌握了大量政治和社会资源。此时士族势力开始衰弱,他们手中原有的门第优势开始失去了魅力。当门第失去了其在婚姻交易中的作用时,嫁妆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平衡差距的工具。

从唐朝以后,门阀士族政治彻底告别了中国历史舞台,而由唐朝所引发的大众精英崛起现象,在后面的一千多年,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我想,这可能也是嫁妆这件风俗能够一直在我们文化中流传的重要原因吧。

参考文献

1、《唐会要》、《旧唐书》、《太平广记》、《唐摭言》、《贞观政要》、《唐律疏议》等

2、《唐代嫁妆初探》 孟凡燕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唐代嫁妆消费考》 王晓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4月

4、《论唐代社会变革期的聘财和嫁妆》 孙玉荣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2月

5、《论唐代社会变革期的“财婚”》 孙玉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6、《唐宋时期的奁产》 邢铁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6月

大家好,我是“历史小白学历史”,坚持原创,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或者动动小手给我点个赞,谢谢!

责任编辑:

标签: 观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