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明明有四个儿子,为何偏偏传位给没本事的刘婵,原因有五个
刘备明明有四个儿子,为何偏偏传位给没本事的刘婵,原因有五个
刘备共有4个儿子,其中1个是养子,另外3个是亲生儿子,他们分别如下:
刘封,养子,本姓寇,因不援助关羽而被问罪,在刘备生前已被赐死。
(相关资料图)
刘禅,甘夫人所生,刘备称帝时最年长的儿子,后登上皇位。
刘永,生母不详,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
刘理,和刘永异母,生母不详,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3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不久刘备病逝,时年63岁。刘备向诸葛亮托孤,托付的刘禅而不是其他儿子,那么刘备为何偏偏传位给没本事的刘婵,原因有以下五个:
一、在“废长立幼”频频酿出悲剧的情况下,立最年长的儿子接班是大家的共识
在三国时代,不少人打破“废长立幼”的传统,不立年长的儿子为接班人,而因为各种原因立了其他儿子接班,结果造成了严重后果。
最典型的是袁绍,直接导致内部大分裂;还有刘表,导致兄弟不和,外人借机而入。曹操也没有处理好,虽然后来及时改正,但也造成了内部一定程度上的分裂,还有孙权,中间犹豫不决,下面为争夺太子之位斗得更厉害,有7个儿子,最后只得立最小的儿子为接班人。
由于反面事例太多,所以刘备不大会考虑打破常规,刘备称汉中王时就已明确了刘禅的接班人地位,避免因此出现纷争,后来称帝时进一步明确,临终前交班给长子刘禅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刘禅的基本素质并不差,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那样是个“扶不起”的人
刘备很早就把刘禅交给诸葛亮进行教育和培养,诸葛亮尽心辅助,十分关心刘禅的学习和成长,诸葛亮亲自为刘禅挑选了阅读书籍,重点是《申子》、《韩非子》、《管子》和《六韬》等四部书。
为了强化刘禅对这些经典著作的学习,诸葛亮在百忙之中把它们亲自抄了一遍给太子。仅《韩非子》一书就有10多万字,诸葛亮日理万机,却能完整地抄一遍,可见他对刘禅教育一事的重视,诸葛亮希望刘禅尽早成材。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居白帝城,心情很低落,诸葛亮为了让刘备安心,特意派从事中郎射援前往白帝城汇报益州的情况,诸葛亮让射援还专门向刘备汇报了太子刘禅的情况。
射援向刘备汇报说太子“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也就是智慧和度量都成长得很快,超乎了期望,刘备听到汇报,心情大为好转。
三、刘备对刘禅也十分喜爱,立刘禅为接班人既符合“程序”,也符合人之常情
刘备属“老来得子”,之前长期没有儿子,为此专门收养了刘封,后来刘禅降生,刘备大喜过望,这符合人之常情。
刘禅降生后也命运多舛,一次是在长坂坡,差点送命,当时刘禅还很小。还有一次是孙夫人要把刘禅挟持回江东,当时刘禅也只有几岁。
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死得早,刘备大概对刘禅十分怜爱。刘备临终前除了交代一些政治上的问题,还专门给刘禅留下遗诏,要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拳拳之心和眷眷之情都十分明显。
四、除刘永外,刘备的其他儿子事实上也无法构成对刘禅地位的挑战
刘备死时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在永安宫,刘备当时只叫来刘永而没有叫刘理,可能是刘理年纪太小。刘备当时63岁,刘禅17岁,刘永的最大年龄是8岁,也许只有3、4岁,刘理可能年龄更小,也许只有2、3岁,刘备不会立他为接班人。
至于刘封,因为是养子,所以既便不在此前被处死,也不会对刘禅的地位给予挑战,刘备虽然有4个儿子,但可选择的空间不大,刘禅的接班人地位是很稳固的。
五、从诸葛亮等荆襄派人士的角度看,立刘禅为接班人也更符合他们的立场
刘禅的母亲是甘夫人,是刘备在小沛时娶的,徐州本地人。刘永、刘理的生母不详,虽然不是刘备的吴皇后,但有可能是刘备到成都后纳的众多嫔妃中的一个,益州本地人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刘永、刘理的母亲是益州本地人,作为“外来户”的荆襄派就不可能选择他们,因为这样有可能培养起一支外戚势力来,选刘禅就没有这样的担忧。
在刘备集团内部,除荆襄派和益州本土派之外,还有一些是更早就跟随刘备的人,可以称为“元老派”,如关羽、张飞、孙乾、麋竺等人,甘夫人是小沛时期就加入的人物,在“元老派”看来同样也更有亲切感。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