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百万人口的满清打败上亿人口的大明,为何这么厉害,4个原因-环球消息

来源: 李艳芹 时间: 2023-01-21 10:44:20

1644年满清入关的时候,举全国之力不过10余万军队,其中精锐八旗也不过6万余人,总人口也只有百余万。而明朝这方面在经历了常年的战争之后,估计人口应该也有上亿,双方的人口对比达到了百倍之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虽然八旗的战力整体上要远远优于明军,但是人口太少了。正常情况下,百万人口的满清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机会入主中原的。因为,只有6万精锐的八旗军承受不了任何一场对其造成大量伤亡的战役,否则就会元气大伤,不仅会失去争夺天下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因此使关外本部岌岌可危。

可是,历史的发展脉络却让人大出意外,满清成功入主中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有4个原因非常重要,正是因为这四方面,满清具备了极强的优势,夺取了天下。

第1,满清统治精英敏锐的政治嗅觉。

时间线发展到1640年代的时候,满清内部虽然政权更替仍然不稳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统治中枢却存在着大量的政治精英,他们总体的素质其实已经超过了他所面对的任何一个对手。

所以,在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向京师挺进的时候,满清的实际统治者话事人多尔衮就和李自成互相通信,希望能够共同协作打败明朝,然后瓜分明朝疆域,形成新的南北朝。

在多尔衮等人看来,这可能是满清所能取得的最大的一个战略成果,对于是否能够定鼎中原,取得大明江山其实还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与此同时,满清方面时刻监督吴三桂关宁军的一举一动,当他们发现关宁军大批向山海撤离的时候,多尔衮等人认为目前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所以,才把辽东地区最后一支机动部队调往关内协防。

就这样,虽然没有明确了解到京师一带的变动,多尔衮等人已经决定起全国之兵火速入关,去争夺大明江山,因为多尔衮等人认为,如果李自成拿下京师,应该趁他立足未稳的时候给取以致命一击,保证华北地区没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够与清军进行对抗。

这个决定是非常关键的,时机转瞬即逝,当时李自成和吴三桂之间正处在大战的前夜,如果满清方面没有能够及时调集全国军队向关内挺进,一片石之战的时候,以吴三桂的关宁军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一旦李自成打败吴三桂,清军只能和李自成的50万农民军在华北一带进行主力对决,恐怕即使取胜也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从而失去争夺天下的能力。

而一旦李自成守土成功,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就会认为李自成天命所归,让李自成获得近乎无限的兵源,到那时满清就永远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机会。

可见,满清的统治精英们敏锐的政治嗅觉使他们对于其他势力获得了先机。

第2,运气好,一件小事改变了历史。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件小小的事件就能够影响历史的走向,比如,押送犯人不利让刘邦被迫落草为寇,导致东南地区王者气大涨。秦始皇不得不亲自去压制,然后在回程中病死于沙丘。赵高得以联合李斯推举胡亥继位,从而给秦朝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1644年虽然多尔衮等人意识到了夺取大明江山的机会到来了,可是如果没有一件改变历史的好运气恐怕也不能成行。

起初,多尔衮等人并不认为吴三桂会投降自己,一起去和李自成作战,所以他们的想法是集中全国精锐,还沿着过去入关的老路,从燕山北麓向西挺进,在经过1000多里地的长途跋涉之后,在密云等地突入京师近郊,然后和李自成进行主力对决。

其实,按照这样的一个规划,满清方面是很难取胜的,李自成的精锐可以做到吊打关宁军,其战力不比满清精锐差,同时还有数十万普通士兵策应。

而满精在经过了1000多里的长途跋涉之后战力将会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李自成又是以逸待劳,战斗力可以得到保障。因为,按照满清的路线规划,李自成有足够的时间去打败吴三桂。

实际上,在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凭山海关坚守,手下3万关宁军和8万乡勇,总兵力破10万,李自成也不过10万(一说6万),又是仰攻坚城,不过挺了4天吴三桂撑不住了。如果满清没有及时赶到现场助战,吴三桂在第五天就会败,李自成半个月后就会回到京师,而这个时候清军应该刚到承德,距离京师还有10天的路程。

巧就巧在,清军刚出发不久就遇到了吴三桂派出的求援信使。多尔衮这才改道奔向山海关,从而在关键时刻给了吴三桂必要的援助,也打了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

可见,能够入主中原满清的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3,得当的政策。

早在发兵之前,多尔衮和范文程、洪承畴等人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战略规划,确保在入关之后平定各地。

范文程等人认为,想要定鼎中原,就不能像过去一样抢一把就走,而是要收获民心稳定地方,同时争取士大夫以及地主阶级的支持。

这让清军在满清在入关之初没有遭到激烈的抵抗,为他们继续南下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满清给明朝军队的降兵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待遇。

例如,当时规定降清的明朝军队一年有18两银子的军饷和450斤粮食。顺治初年,每石大米需要白银4两,18两银子可以买4.5石大米,大约540斤。也就是说,在非战争的前提下明朝降兵每年的军饷折合成粮食大约为990斤,基本可以保证即使普通士兵家庭也能得到基本的温饱,这对于明朝降兵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因为,明朝末年大部分普通士兵常年处于饥饿状态,能吃饱饭就是好。

士兵在作战期间也会获得大量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要远远超过士兵的工资。所以,明朝士兵在投降之后往往会爆发极强的战斗力。

良好的待遇也成为吸收明朝降兵的一种手段,在入关一年之后就有多达百万明军投降,大约占到了明朝总兵力的一半,所以仅一年之后清军不仅战斗力要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股势力,在总兵力上也是最多的一方。

到这里,只要满清自己不作,基本上定鼎中原是没问题的。

第4,满清的对手一盘散沙。

满清在和各方抵抗力量作战的时候,其实也出现过很多的骚操作。比如,剃发衣服导致很多已经归顺的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抵抗。

同时,因为常年的作战八旗劲旅损失惨重,只剩下了5万多人。

可是南明各方却并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个机会。

都说南明史能够有效的治疗低血压,因为看到南明各方势力的骚操作会把人气得火冒三丈。

比如,1653年李定国进军广东的时候,郑成功并未按计划出兵配合。

1656年孙可望投降满清之后,李定国没能接收孙可望兵马,让李定国部失去了和满清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各方力量虽然反清决心坚定,奈何相互各不统属,给了满清各个击破的机会,从而在入关之后不久就立足脚跟了。

责任编辑:

标签: 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