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平台公司和硬件巨头,怎么用同一套方法做产品-世界热推荐
就像过去是在打固定靶,如今是在打移动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施然
1比50,这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常见的项目经理和研发人员数量配比。然而,在字节跳动,这一比例是惊人的:
1比200。
没有人会因此质疑他们的产出效率。以字节跳动旗下抖音这样的国民产品为例,从2016年上线时,产研团队仅有6个人的小众产品,到如今成长为拥有亿万用户国民APP,依旧保持着每周一次发版速度,每次发版需求高达100 多个。
为什么更少的项目经理可以支持更多的项目,项目还同时能跑得越来越快?这么多复杂的项目细节如何具体推进?组织该如何提效?
长期以来,这被认为是在时间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的艺术——涉及项目流转的每个环节、所调配资源和人力,以及需要交付的项目目标。
然而,我们正进入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时代,商业活动以客户为中心,组织必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这意味着更短的交付期和更快速的变更响应。项目管理也因此有了新要求:在项目过程中不仅要允许需求变更,还要允许战术变更。快速迭代不仅能帮助公司降低风险,还需要持续进行评估和调整。
就像过去是在打固定靶,如今是在打移动靶。看起来,字节跳动在这种竞争里是一个有经验的玩家。他们将对研发管理的理解,抽象为一套以流程为核心的方法。并正试图让其应用于各行各业。
这套方法,便是飞书项目。
由来
飞书是字节跳动旗下的办公协作平台。飞书项目是飞书推出针对项目管理的工具。
飞书CEO谢欣认为,工具的提升,会对个人、对团队、对整个组织都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工具的革新可以提升在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沟通的频率和节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比起组织迭代缓慢,工具的迭代可以很快,并且随着工具本身的迭代升级,员工和组织也不断提升。
和其他飞书系产品相似,飞书项目也是逐渐“长”成:为了适应字节发展需要而诞生,先经过内部打磨,功能渐丰之后再和其他企业共创。
2018年10月,一个项目管理工具在抖音内部开始运行,产品核心简陋得仅有一张表格和流程图。此时,抖音上线已有两年。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咨询数据,在用户侧,抖音独立设备数量增长环比增幅保持在10%左右,也就是说,产品已处于成熟早期,接下来,将进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商业变现能力的阶段。
不仅仅是在对外战略上,这同时也是一场组织能力新的大考。纷至沓来的需求让问题暴露无遗:抖音团队并没有统一的项目管理工具,这让开发和项目联动的成本极大提高;没有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呈碎片状,难以力出一孔;组织经验也就沉淀不下来,也让新人融入团队变得困难。
此时,飞书项目有了上线的契机。团队希望借统一工具,来减少效率磨损和组织内耗。
和友商相比,飞书项目的最大特色,是将流程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提到与众不同的高度——工具用流程的方式把成员组织起来。项目里的每个成员基于角色便知道自己所做工作的内容和进度,能自行推进工作。
如同齿轮相互咬合、层层嵌套,最终带动链条流转。
2020年8月,经过两年的内部推广,飞书项目从抖音开始,逐步成为字节跳动内部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覆盖包括抖音火山版、懂车帝、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
在被称为App工厂的字节跳动,这是工厂背后的统一“生产线”。2022年5月,飞书项目正式对外发布。
所以,飞书项目首先是一套已经被字节验证的方法;其次,它又融合了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践,是一款可以定制的工具。时至今日,飞书项目产品专家祁梦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飞书项目为什么能够被各不同行业和公司接受,认为出发点仍是基于解决问题。
“不是你需要用锤子钉钉子,我就卖给你锤子;而是我们先看钉子,这种钉子需不需要锤子,需要什么样的锤子。”祁梦月说。
事实上,工具的割裂、复杂角色的参与和协同、以及新人的学习成本太高是几乎所有公司面对的普遍困难。一套能够嵌入系统的流程意义就在于此。流程标准化、流转自动化、流程可配置,实际上是为了将“事”的效率不断提升,淡化对“人”的依赖。
如果沿着飞书的思路,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实质不是停留在管项目的表层,而是在向使用者输出建立流程的能力。在一个以快为进的商业环境里,这种能力应该是标准化的——因此才可以被快速规模化复用;定制化的——因此才匹配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自动化的——因此淡化掉人的影响;智能化的——因此帮助项目中的问题尽可能在早期被发现。
要如何做到?
思路
第一个要义是节点流。
节点流,也就是可以用视图展示多个角色之间的配合,这一功能在同类产品中为飞书项目独有。相当于创建一个需求,选择不同的节点模板,和该需求相关的流程自然就出来了。
就像是打游戏的地图,有了它,用户就能破除战争迷雾,清晰地知道了整个项目的上下文,直接围绕标准的流程高效协作。
举例来说,在开发过程中,后端、前端、移动端,不同的角色一开始并行展开工作,直要到联调的时候才会合并在一起。那么,并行的过程如何去展现,如何去让项目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节点流可以把并行的状态展示出来。
此前,一个完整需求要经历多少环节,在很多组织里就像黑盒,上下游是什么样,依赖关系是什么样,大家知道有那么一条线,但是那条线到底长成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
这意味着组织工作的方法并没有沉淀下来。这些知识本可以让新人快速融入团队,还可以作为未来相似案例的参考经验。
事实上,统一项目进度认知是提升协作效率的第一步,将用户从无序和疲惫的流程协作中释放出来,让被验证过的事务和经验固化在组织中,减少对人的依赖,生产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真正解放。
这是节点流的重要意义。流程作为重要的组织过程资产,通过节点流被“留住了”,不会随着人员变动而流失——未来组织里面不管是谁来做这样的工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为其所用。
对于员工来说,这就是一套可以随时去上手的工作方法。到了哪个节点,该干什么事情,什么时间去交付,跟谁去协同,都是可以通过这套流程去清晰地承载。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流程清晰非常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我们和我们的客户沟通时,他们反馈最多的地方,就是帮他们清晰地梳理了一套流程。这套流程工作法成为了企业永久的数字化资产。”祁梦月表示。
所以,这些流程的节点必须能够根据企业不同需要灵活调整。通过流程自定义和裁剪,让流程精细适配不同的业务场景。
例如,项目经理可以把特殊需求,制作成可配置的开关,动态地修改流程,使流程去适配需求的实际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流程不合适,导致整体流程不通畅,项目流程运行不成功。
飞书项目还试图用工具让节点自动流转起来——想象一下到了交付的日期,不是项目经理来反复沟通成员的进度,而是工具在自动流转催促成员交付,只有通过了验收,才能够进入下一个节点。这对项目经理和成员来说都避免了重复低效的劳动。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里,飞书项目甚至可以做到一个节点变化,就可以自动同步给所有上下游的伙伴,这既是不同行业流程不同的需要,也是“打移动靶”的需要。
在此过程中,由于过往的工作记录和所有沟通都在线上完成,原生数据又能够被最大程度地“留住”,自动给组织管理者一个清晰视图,也就是“智能化”。所有开发的效能、需求、排布一目了然,组织管理者有机会更早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团队交付上。
此外,飞书项目还可以和飞书、飞书云文档以及和知识库集成,举例来说,飞书项目的每一个变化,都可以通过飞书给到消息提醒。用户体验到的是在飞书生态下一整套工作流程,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单品的体验。
以上种种,遵循着一个思路:向下深挖流程,向上敏捷应用。在飞书项目里,这是一体两面的目标。项目管理不再流于资源调配和优化,而是向组织借“内功”。
共创
和外部公司共创的一年多里,飞书项目有了200多家客户,涵盖企业服务、文娱传媒、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医疗和健康等十几个行业。
运动科技独角兽Keep是飞书项目最早的外部使用者之一,接洽始于去年十月。时至今日,尽管Keep几乎所有的产研都利用飞书项目完成,Keep内部目前还是亲切地将飞书项目叫做“meego”(飞书项目刚上线的名字),语气如同称呼一个共同成长的老朋友。
在使用飞书项目之前,Keep内部使用Phab、Excel、云文档等工具做研发的项目管理,但彼此之间无法打通,协同不便。一位Keep研发人员向我们举例,一个测试负责人想要给项目排期,需要在几个文档和表格之间跳转,包括产品迭代排期、人力排期、需求排期、测试排期。
在这种状况下,一个测试人员不少的精力,损耗在了与测试无关的工作上。
对Keep来说,和飞书项目共创的这一年,是一段高速发展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Keep两周就要迭代一次,常常是30个--50个研发需求并行。如此复杂的项目管理,如何有条不紊地运转?
对Keep的测试负责人来说,信息在各个文档中互相割裂的情况成为过去式。使用飞书项目后,测试负责人在人力甘特图直接查看团队成员排期情况,排期调整也更简单,不需要再单独找项目成员确认时间,从甘特图可以直接看到闲忙,更改后相关测试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调整结果,排期场景提效50%以上。
这种视图同样可以帮助研发。项目中途,需求和人力发生变化是常见的情况,在飞书项目的看板上,Keep的研发负责人根据项目进度,在各节点和工作项状态间移动和调整任务量,横向拖拽就可以变更项目状态,对齐项目进展。只需要大概 15 分钟,一个团队就能完成超过5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状态、流程、相关信息,负责人都清晰可视。
一套轻巧、操作壁垒低的工具改变了需求的传递方式。
这种改变不是单向的。Keep产品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从工具使用本身来说,Keep对飞书项目调用最多的功能就是人力甘特图,这也从另一个维度证明了Keep正处于一个追求效率、快速迭代、快速增长的阶段,需要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
也就是说,对工具的使用,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企业所面临的真实痛点。
工具还可以将产研迭代全流程需求管理承载下来。安克创新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跨地域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之一,2020年8月,安克创新开始使用飞书项目,尝试通过飞书项目进行敏捷场景下的需求、项目管理。此前,安克创新同样使用繁琐的电子表格进行需求管理,同样面临维护成本高、更新不及时等痛点。
这无法匹配安克创新所处的赛道特点。这家企业目前在100多个地区拥有1亿以上的用户。由于其所处赛道竞争激烈,安克创新的竞争重点在于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因此,能够及时反馈用户的需求,重要工作节点需要实时流转更新,及时落实到位,这些非常重要。
从软件研发场景搬迁至飞书项目开始,安克创新逐渐通过视图,搭建起了项目管理的“CIO驾驶舱”。就像汽车和飞机的驾驶员会通过驾驶舱内的各类仪表盘观测机器运转健康情况和潜在风险,这是一个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反映企业运行状态,可以在项目管理中把控整体项目进度和风险情况的类似的驾驶舱。
这是安克创新在飞书经验之上的独特实践。比起飞书所处的互联网行业,制造业更强调工时管理,管理者更在意员工每天的时间和成本投入。因此,飞书项目为安克创新所做的视图,会提供和互联网企业不同的维度。
类似Keep和安克创新,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选择飞书项目作为其产研的驱动引擎,作为项目管理的一套底座。对商业化不久的飞书项目来说,这是一个起点。
未来还会有什么变与不变?
飞书项目目前处于服务更多客户的过程中,能看到具体的场景化的问题。
飞书项目目前解决产研问题,再做制造业的一些方案,再下一步会往更通用的项目管理方向去走,不仅仅是软件产研,不仅仅是某一个行业,而是更多的行业更通用的场景和配套的解决的方案。下一步目标,是在保持产品的特色和定制化之上,去降低使用者的使用门槛和提升体验感。
“这些功能围绕如何把这些管理的过程标准化,如何让不同的组织定制化,如何通过数据去给大家更智能化的管理——这些主线是不会变的。”祁梦月说。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