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第一大企业:年营收超过510亿,71岁创始人是当地首富-每日播报
根据《2022山东综合百强企业》显示,100家鲁企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05%至73704.98亿元,入围门槛也较上一年提升22.67%至237.21亿元。有13家企业营收超过千亿,山东能源集团(7741.19亿元)、魏桥创业集团(4111.35亿元)、海尔集团(3327.37亿元)位居前三。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71家、服务业17家、建筑业8家、采掘业4家。从地区分布看,济南(20家)、青岛(17家)、东营(14家)位居前三,三个城市入围企业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威海有1家企业上榜,威高集团以511.10亿元的营收排在第43位。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家医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于1988年,旗下拥有13个产业集团、100多家子公司,其中3家上市公司、8家海外公司,并在国内10省市建有制造基地,员工超过3万人。拥有“洁瑞”、“威高”等品牌,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或地区。
(资料图)
威高集团排在《2022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第21位、《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97位、《2022中国企业500强》第423位。根据《2022胡润百富榜》显示,陈学利、陈林父子以125亿元身家排在第494位,蝉联威海首富宝座。
上世纪50年代初,陈学利出生于威海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曾当过14年的村支书,在基层工作中累积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广泛的人脉。37岁时,他成为威海环翠区田村福利院院长,期间接触到一次性输液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吊瓶)生意。为了改善老人们的生活,便借来2.5万元创建一个小作坊,这便是威高集团的前身。到了90年代中期,销售收入已突破1亿元。
但企业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本世纪初,投资1亿元建设的新工业园,因为电缆短路引发大火,烧了几天几夜,几乎将刚投产不久的厂房、设备烧得精光,造成近8000万元的损失。
巨大的打击并没有压垮陈学利,他立刻着手制定紧急应对措施,在寿光租赁一家小企业的同类产品生产线。六七百名员工离开家,在数百公里外的临时生产车间复工,24小时不停歇地生产。虽然生产量低,但没有中断销售,业务员坐客车、火车甚至骑自行车送货。没有宿舍,员工们只能挤在四处透风的砖坯晾晒屋,用麦草木板铺床。就这样坚持了4个月,威高成功起死回生,并在三年后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当时,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因技术壁垒不高,不得不通过价格战抢份额,而国外企业则凭借高端产品独享超额垄断利润。陈学利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要往“高处走”。
为此,威高集团积极引进专家式人才,与100多名院士建立合作关系。先后建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泰山学者实验室等15个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与中科院及所属研究所、中国工程院、哈工大等单位共建研发机构;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吸收国外最新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先进制造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陈学利还以8.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介入器械龙头爱琅公司。
如今,威高集团已挺进全球15大细分市场中的11个,拥有专利1700多项,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其自主研发的心脏支架上市,将原来高达4000美元的进口价格一下降至1200美元。09年威高“聚砜膜”透析器发布上市,打破国外厂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在短短34年时间里,从最开始并不起眼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实属不易。不过也要看到,威高目前与美敦力、丹纳赫、西门子、飞利浦等巨头相比,差距依旧巨大。陈学利的目标是“进入全球医疗器械50强,世界500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
标签: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