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集15天13板! “供销”大火难热“冷水锅” 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如何?-天天热资讯
11月22日,ST大集(000564.SZ)再度涨停收盘,15个交易日内录得13个涨停,累计涨幅达86.17%。最新A股总市值达335.37亿元。
(相关资料图)
近来,ST大集已数次发出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提示风险。深交所也在11月17日深夜紧急对公司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关注、核实相关事项,披露引入新供销基金进展,以及核查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的情形。
而引爆上述情形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此前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供销基金作为ST大集意向战投的亮相。
针对股价波动,ST大集也于11月21日晚间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经核查,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战投现场尽调工作已经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日供销社概念炒作“如火如荼”,但在ST大集等公司股价节节攀升的背后,供销社目前却仍旧处于政策预期阶段,同时各地基层供销社多数处于重启阶段,后续盈利能力、经营模式尚不明朗。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供销社其实一直存在,只是由于最近国家政策重新提出,才引发市场关注。但无论从组织架构抑或经营模式,供销社从来就不是一个‘暴利’行业。供销社本质还要落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与服务‘三农’需求,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这就决定了供销社本身盈利能力有限,同时并不可能实现也并不适合快速的商业化运作。”
董登新认为,对于当下供销社概念股的火爆,更多的还是市场概念预期。目前来看,对多数企业而言想要探索新业绩增长点,发展供销业务并非理想选择。
“供销概念”成真仅差一步
ST大集正处于融入“供销社”系的关键一步。
11月22日晚,ST大集称,目前新供销基金对公司的现场尽调已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意向战投新供销基金背后是由北京、江苏、陕西等13家省级供销合作社共同出资入股,其中中国供销集团持股80.17%,是控股股东,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绝对控股。
资金实力雄厚的新供销基金作为中国供销集团的金融板块,其可以看做一个进入供销集团系统的金融通道,通过引导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进一步明晰供销系产业发展的部分方向。
“新供销基金可以看做为供销系在业务方面的创新与拓展,进一步赋予自身及下属企业更强的生命力。”董登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但万变不离其宗,供销社现在及未来的主业均为农业,就此来看,上述资本化运作更多的是围绕原有主业让供销系业务产生规模效应,从而提升其生产效率、增加利润空间。”
而随着战投尽调工作逐步推进,ST大集也即将步入“供销社”系。受益于供销概念一夜爆火,ST大集上演了一出魔幻的“保壳战”。
过去一个月内,该公司从股价连续17日低于1元,触发退市警示命悬一线后不久,便实现15天13板,累计涨幅达86.17%,A股总市值上涨近百亿。
事实上,在股价步步高升的背后,ST大集经营状况并不可观。
公司经营需“添柴火”
公开资料显示,ST大集原名为“供销大集”,为大型全国性商品流通服务企业,定位于城乡商品流通综合服务运营商。
作为一家上市近三十年的老牌企业,ST大集股价曾在2015年时一度涨超5元,市值超千亿,营收也曾连续多年保持稳定上涨趋势。
然而,在经历过重大资产重组、大规模扩张及巨额债务问题爆发后,ST大集出现了盈利能力下降、股价反复触及面值退市风险警示等情况。
该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当年营业收入约16.63亿元,同比减少2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87亿元。
从营业构成来看,2021年中,该公司批发零售连锁经营商业业务占比75.32%,地产业务占比23.02%,其他业务占比1.24%,金融业务占比0.05%。
作为ST大集的主营业务,该公司零售连锁经营商业板块最重要的民生购物中心眼睁睁看着“消失”。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就西安本地来看,目前民生购物中心西大街店、钟楼店、曲江店、龙首店均已先后关闭,如今在公司内盈利多年连续第一的解放路民生购物中心内也人迹寥寥。
“近几年零售百货行业迭代很快,以大悦城、熙地港为例一批符合新消费场景和需求的商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加速了民生百货、世纪金花等老牌商场的没落。由于消费场景和习惯的更迭,这种趋势几乎不可逆。”上述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报显示,ST大集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2亿元,同比下降21.6%,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实现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而从该公司2022年前九月合并利润及现金流情况来看,变动幅度最大的并非营收,二是投资收益,涨幅高达50986.66%。对此,该公司表示为债务重组收益所致。
可以说,主营业务缺乏动力,行业颓势难以逆转,ST大集需要一把“添柴火”。
“供销”热背后
未来,新供销基金与ST大集将会进行怎样的合作?
针对双方合作的详细内容,ST大集也公开回复称,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服务“三农”和助力乡村振兴为主要方向,充分利用各自产业优势及资源优势,以供销大集为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新业务形态,打造新业务增长点,支持供销大集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国金证券认为,供销社体系的职能主要在于做好农产品流通和农业农村综合化服务,实质上是为“三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架桥铺路。
董登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供销社最大的特性便是农业属性与政策属性。政策属性的背后不止是利好,比如此前供销社曾有一个现象叫‘政策性亏损’,因其承担着服务三农责任,因此即便农产品成本价高于销售价格,它依然要进行交易。”
“受制于上述两大属性,供销社往往呈现出资产负债率高、利润薄的特点。”董登新说道。
以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该公司资产负债率超80%,短期债务占比达80.27%。
董登新认为,供销业务会为企业赋能,比如传统货物流通、农业及零售等相关行业企业,但并非其新业务增长点的最优选。
此外,东吴证券指出,“供销社热”反映我国流通环节存在巨大改造空间,未来To B流通领域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将会是未来商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ST大集旗下销售网络涵盖11家民生购物中心、77家超市门店,其中“顺客隆”加盟门店600余家,同时还有酷铺商超连锁、中国集商贸物流地产及大集数科供应链金融,业态覆盖全国15个省、38个城市。
一本地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ST大集作为典型的百货零售企业,商业基础深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对于供销社系的零售销售终端布局而言,这是现成可用的资源。但因目前供销社重启布局并没有明确方向,所以双方后续合作影响还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