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这里:成都市郫都区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
天府之国,锦绣郫都。郫都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古称“郫邑”,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被称为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
郫都区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位于国家级“温、郫、都”生态示范园区中心,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下辖德源街道东林村、禹庙村。规划面积13518亩,集中连片种植区域约11000亩,以德源大蒜、水稻为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达100%。围绕建设“钟灵毓秀之城”“产业兴旺之城”“乡村振兴之城”“科创活力之城”“宜居生活之城”目标定位,园区就如一颗璀璨明珠,点亮着新时代郫都人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梦想与未来。
2005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两系”杂交水稻新成果在西南地区的发展,袁隆平院士在成都市郫都区组建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
“成都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杂交水稻选育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四川培育、推广了第一个两系杂交水稻,使四川省两系选育实现零的突破,2011年选育的水稻品种创造了当时全国水稻单产最高产记录。2020年成都分中心核心试验基地获批成都市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该分中心也将在原有基地建设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先进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在推动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为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接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都分中心一直致力于袁隆平院士倡导的“种稻致富”理念的实践与推广,努力探索一条既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城乡融合发展新途径。2019年“成都分中心”与郫都区人民政府、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郫都区德源镇合作共建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是全国唯一经袁隆平院士授权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2022年,园区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为讲好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以及“少年识农愿”故事,弘扬当代科学家精神,园区建有全国唯一以袁隆平院士命名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整个科技馆以“力”为魂,分为缚鸡无力、殚谋勠力、磅礴聚力、铿锵有力、榜样之力、未来之力六大篇章。通过全息投影、互动墙面等现代传播技术打造出了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科普知识展馆和袁隆平院士科学家精神藏馆。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构成了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涵。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粒粮,关乎家与国。从田野重重稻浪中走来的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他一生为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大宏愿,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用毕生心血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
走进科技馆,沉浸在袁隆平从懵懂少年到科学巨匠的成长历程与生平事迹中。历史影像、影片的还原,袁隆平院士“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成功秘诀,饱含力量,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院士做出了卓越贡献。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秉承袁隆平院士倡导的“种稻致富”乡村振兴理念,以杂交水稻科研为核心,以“林盘保护+农业科技示范+教育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特殊的业态形式,将科研场景变身教学场景,通过水旱轮作、稻渔数字化生态循环种养等功能多样的形式,探索出具有示范价值的“郫都模式”,为不断破解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贡献着科学实践经验和创新解决方案,也为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实施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突出,建成了以德源大蒜种蒜和袁隆平杂交水稻种业两大种业支撑的高端农业,还培育了省级合作社德之源大蒜专业合作社,引进了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种业硅谷等多个重大项目及经营主体,形成集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稻蒜产业示范区。
村靠城,城依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这里是以川西林盘为核心,水田林为本底,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新范式、塑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场景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路径。目前,园区已经形成种业经济研发和种源总部在郫都,成果转化与种植基地在区外的产业互动模式,带动下游10多万亩种植基地,年产值20亿元,成为“水稻”和“大蒜”种业科技示范成果推广的全国高地。
一季水稻一季大蒜的轮作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有利于农户增收,还可以达到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肥力平衡的目的。在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科研工作者们每年都会对数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试验,而蒜稻轮作的方式也被他们所使用。“稻蒜轮作”的郫都模式,更为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郫都实践,贡献出郫都经验和郫都方案。
郫都区的稻田养鱼、水旱轮作以及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至少已存在2000年以上的历史传承。郫都区德源街道是成都市最大的种子蒜种植基地,是成都最大的优质蒜薹原产地之一,被誉为“西部蒜乡”,种蒜历史已有300年之久。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年产蒜薹1万吨、大蒜2万余吨,年产值近4亿元,实现以农带动就业2500余人,农民人均增收3200元。
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发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优势,聚焦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农文旅融合。在提高乡村“颜值”、农民收入的同时,郫都区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注重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让发展振兴的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城乡群众。
非遗文化在这里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大地艺术景观在这里安家落户、和谐共生,园区通过种植功能打造了“蒜香稻米”“优至鲜米”等农产品品牌,并配套了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
看着园区矗立的“禾下乘凉”艺术景观,我们就似乎走进了袁隆平济世安民的情怀,和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把科技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传统村庄变成科创乡村、生态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在新型农村社区,传统农民转变成现代农业工人。
徜徉在景美人和的田园,感受着春生、夏长、秋收的喜悦;漫步平仄有韵的青石小路,坐在花红竹绿掩映的休闲吧,品尝着浓淡适宜的香甜,都市的简约与乡村的舒雅在这里释放。走进宜居宜业的新居与民宿,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相得益彰,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稻谷飘香,田园如画;远山近景,诗意栖居。牢记殷殷嘱托,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未来发展,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科创点亮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创新打造最美乡村融合界面,加快实现“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新目标,下一步园区将加速完善种植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实施项目,提升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度,在储存、加工、农技、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研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并协同推进“智慧园区”、“数字园区”建设,以整体提升园区现代化水平,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报道/刘北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