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报!清朝古炮重见天日!东莞虎门蛇头湾炮台旧址,挖出4门大炮
9月6日上午,正在修缮的东莞虎门蛇头湾炮台旧址发现4门于道光年间佛山铸造的大炮(距今约180年)。经初步考证,4门大炮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破坏并掩埋。目前,鸦片战争博物馆正邀请相关专家作进一步研究,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蛇头湾炮台旧址,发现4门道光年间大炮
【资料图】
据了解,发现大炮的位置处于蛇头湾炮台旧址的西北方向,山下即为珠江航道。蛇头湾炮台修缮施工单位负责人陈诗祥介绍说,发现大炮时正在进行巡查通道挖掘作业。
当天上午9时许,工人们根据施工方案,用挖掘机进行巡查通道挖掘作业,”在挖到将近30厘米深度时,突然碰到一个很硬的物体,“陈诗祥表示,他们小心翼翼地进行挖掘清理,很快一门大炮便出现在眼前,便立即向鸦片战争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汇报。随后,又相继发现3门大炮。
鸦片战争博物馆保管部主任万娟表示,她得知蛇头湾炮台旧址修缮现场发现铁炮后,便与馆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大炮出土工作。每门大炮重六千司马斤(1司马斤=604.8克),约3.6吨。为避免古炮受损,她和现场施工人员一起,用手刨土,清理古炮周围的碎砖块等杂物,直到清理完毕。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炮遭破坏掩埋
施工现场,初步挖掘出来的4门铁炮呈不规则堆放在一起,炮身整体完整,但炮耳有明显损坏痕迹,炮口及点火嘴也被人为封堵。清理之后有铭文显示,它们的铸造时间分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还有一门铁炮铸造时间有待进一步认定。
鸦片战争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蛇头湾炮台始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当时建的是三合土炮台,并削平前面山土为敌台,面铺石板,台内安配炮十七位,神庙一间,兵房八间。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咸丰六年(1856年),蛇头湾炮台被英军破坏,光绪九年(1883年)重建。因此现存的炮台为光绪时期样式,整座炮台有三合土围墙环护,形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面积约2520平方米,东面开大门。围墙内有两个露天炮位,一左一右,两炮位中间有暗道相连。
从2022年4月开始,鸦片战争博物馆启动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对定洋炮台、蛇头湾炮台、临高台、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4处文物遗址进行修缮,本次发现的4门大炮,也算是给整个修缮工程带来意外惊喜。
虎门蛇头湾炮台旧址
万娟表示,出土铁炮铭文显示,这4门大炮应该是当年布防于蛇头湾炮台的第一批装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英军破坏,其中炮耳被毁,炮口、点火嘴被封堵,然后集中掩埋,就是防止这些炮被清军再次装备使用。
对于本次发现的4门大炮的后续处理,鸦片战争博物馆将邀请相关专家作进一步研究,然后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延伸阅读:那些年,虎门频频“出土”大炮
2007年1月,在威远大桥底发现了两门铁炮,一门为4000司马斤大炮,一门铭文不清,外观与6000司马斤接近。
2010年12月,虎门销烟陈列楼前,开展园区环境改造时,发现3门8000司马斤大炮。
2012年8月,新湾社区一工地内发现一门古炮,炮长1.7米,外径26厘米,内径8厘米,重800斤。
2022年9月6日,蛇头湾炮台旧址发现4门6000司马斤大炮。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通讯员陈建明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