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焦点速读:“金融茶”崩盘多米诺:有人炒卖普洱惨遭腰斩跌近百万,深圳茶叶市场满眼冷清

来源: 华夏时报 时间: 2022-08-25 07:40:16

“金融茶”崩盘多米诺:有人炒卖普洱惨遭腰斩跌近百万,深圳茶叶市场满眼冷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葛爱峰 见习记者 胡梦然 深圳摄影报道

“今年跟去年比生意差好远,订单量也就是去年的两三成。”深圳罗湖茶叶世界批发市场小春茶庄的老板向《华夏时报》记者无奈地表示,“哪里敢多拿货呀,只敢拿一点点。”


【资料图】

8月24日,天气炎热,但深圳罗湖茶叶世界批发市场却有些“冷”。《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有二分之一的商户大门紧闭,开着的店铺也门可罗雀,生意冷清。有商户告诉记者:“大家都是晚晚开门早早关门,来了也没生意。也有一些是做不下去了。”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大益茶“金融茶”的崩盘,导致了当下整个普洱茶行业乃至整个茶叶行业的处境艰难。

《华夏时报》记者打开一款茶叶行情走势程序,发现页面一片“绿油油”,如一款大益2003年批次的“四星 班章 大白菜 散筒”在2021年3月底行情价为160万元一提,至6月27日价格直接腰斩,仅剩80万一提。

“金融茶”烂手里了

“金融茶”全线崩盘,在业内已是不争的事实。相较于2007年、2014年茶市的两波行情,这一轮暴跌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可谓前所未有,甚至让整个茶叶行业遇冷。

“囤货的都烂手里了,价值就剩一成多。比如那款“春秋大义”,以前是16万,现在大概只值2万块。”有商户向记者表示,“就是炒作,明知道会亏,但总觉得亏的不是自己。”

深圳市茶行业同业工会秘书长张明强向《华夏时报》记者阐述了“金融茶”的炒作逻辑:茶叶期货应该是近几年缺乏监管的一种如金融衍生品交易模式。如去年普洱茶界大牌厂家推出了一款用创造汉字的人命名的“仓颉号”普洱茶,在全国最大的普洱茶炒家的集聚地广州芳村引发爱茶与不爱茶的人广泛注目,由于厂家在茶树还未发牙的时候,就定了出厂日期、出厂价格,限量出厂数量,并在上市前进行广泛的宣传,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接着便有一些经销商开始学习华尔街模式放单经营,把提货单你卖给我,我卖给他,他再卖给另外一个人。如此这般轮番炒作,价格、数量不断加码。炒到最后,整个芳村是拔了网线挂了电话关了店门,暂停了仓颉号的报价交易,不管是唱空的还是唱多的基本是殊途同归。

“事实上,所谓的金融茶叶是通过电子盘报价交易,没有政府监管,交易后台的数据可以被任意控制与修改,如赌盘一样,不能因为普洱茶越陈越香,有投资属性,就以为藏茶做期货,就能保值增值。也许到后来,就是一场美梦,藏了一个‘寂寞’。 ”张明强表示。

“远离炒作,回归普通消费,注重茶产品本身品质,这才是做茶的正途。也许这波行情可以淘汰掉那些靠投机倒把的商家,让茶行业重新回归到正道上来。”一位商户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产能过剩,茶企上市难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茶叶产量已达到318万吨,比2020年增长24.8万吨,同比增长8.5%。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

张明强向记者表示,中国的茶产业是严重过剩的,每年全国能够消耗和出口的茶叶总量只占总产量75%左右,大约每年产生25%是库存,说到库存,通过近几年来的收藏,广州、东莞、深圳三地的藏茶量,目前就是不再生产,能被全国人民喝三年,这样庞大的存量一时间确实比较难以消化。珠三角地区的茶叶专业市场就提出了“藏新茶、喝老茶”的理念。

“但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是要重视多生产优质品种,压缩生产一般的品种,淘汰掉不好的品种,尽可能的达到产销平衡、量价平衡、市场平衡。”张明强说。

近几年,行业内的头部企业也在纷纷寻求上市,但“A股茶企第一股”至今无人折冠。最近一家寻求上市的是八马茶业,但也在今年的5月9日提交了撤回申请,IPO告终,至今市场仍一片沉寂。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了多年的A股首家上市茶企迟迟未现,茶企上市难主要难在涉农特性,品质的标准化和运营的规范性。

首先是因为茶叶作为农业产品标准化难。中国茶园依赖人工作业,因为大部分地处陡坡,大型器械无法进入作业,导致影响因素多,效率无法保证。另外,目前中国的茶叶种植仍存在“看天吃饭”的局限性,茶叶原料品质不可控,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有标准,在资本市场一直不太被看好。

其次是由于茶企多为小型家族企业,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低。上市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规范化程度等在资本市场中均有严格要求,而这正好命中传统茶企的短板。以多次寻求上市未果的八马茶业为例,企查查数据显示,八马茶业主要控股权在创始人王文礼、王文彬和王文超手中,三人系亲属关系。一般认为家族化的企业管理结构容易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不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机制和秩序。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会更愿意投资管理体系更现代化的非家族式管理的企业。

最后是茶产业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缓慢,茶企的区域局限性强,品牌影响力不足,“有品类无品牌”一直是行业的弊病。另外,茶叶产品销售周期较长,不同于快消品,也不符合资本的效率需求。

对于茶企难上市的问题,张明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并不急需看到茶叶企业上市,现在的茶企能够符合上市条件的还很少。具体到解决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科研能力、市场信心等等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企业上市也就水到渠成了。”

上述业内人士则指出,未来茶企的出路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茶叶质量,扩大出口数量。同时,把重心放在茶叶的深度加工上多做文章,加大茶叶的生物萃取技术的应用,把粗放的茶叶做成精细的制成品,包括功能营养品、化妆品等等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