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信息:通江县红云崖村 吃上“旅游饭” 增收路更宽
“夏天来了,我们这儿天气凉爽,生意也不错,民宿的5间房几乎天天住满,团体游客也比较多,一般用餐都要提前预订。”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崖村里,梧桐听雨民宿老板何晓东时不时就要接起咨询订餐和住宿的电话,他说,这几年村上发展起乡村旅游,去年接待游客最多的时候点钞机都坏了两台。
(资料图片)
近年来,通江县全力打造王坪红色旅游环线,红云崖村借助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保存较为完好的川东北民居建筑,打造起民俗村,融合农业产业建起民宿,发展起乡村旅游,村民们也吃上“旅游饭”。
深挖民俗资源红色村庄有亮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著名诗人梁上泉以红军撤离川陕苏区后,当地群众奋力保护“赤化全川”标语为题材,创作叙事长诗《红云崖》,后被改编成歌剧搬上舞台,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经典剧目。
1984年,该石刻标语所在村落也更名为“红云崖村”。
红云崖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参观红军烈士陵园之后,仅仅几分钟车程,即可到达“赤化全川”石刻标语观景台。十里之外,四个白色大字清晰可见,仍十分醒目。
“我们村离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不远,开车就十多分钟山路。”村党总支书记罗仕珍介绍,红云崖村亦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军曾在此设医院,进行革命宣传。
除了灿烂的红色文化,红云崖村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川东北民居建筑,现有古院落17个,其中阎氏祠堂打造成红云崖文化大院,院内建有国学馆、民宿馆、村史馆等。
2019年,红云崖村启动民俗村提升建设,目前已建成文化大院、村史馆、民俗馆、国学馆。
走进国学馆,正前方的墙上挂着幅孔子像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字幅,画像前有一把太师椅,一张张小案几、小凳子整齐摆放,桌上放着毛笔和竹简。转角处的书架上放有唐诗、宋词等书。
国学馆隔壁是民俗馆,展出了川东北农村传统生产生活用具,有油壶、升子、麻刀、黑白电视机、铁熨斗、瓦桶子、砖匣子等,都是从村民家里收集而来。
村史馆里,《红云崖纪事》主题陈列图文并茂,以移民落业角溪沟、红云崖上红旗飘、巧绘富村安居图三个单元串联起红云崖的前世今生。
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让红云崖村发展起乡村旅游,成为陕西、重庆、成都等省、市游客打卡热点,也是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的样板新村。
“我在村里的民宿当服务员,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钱。”村民杨慧说,不用外出务工,也能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自己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种下杜仲和蓝莓农旅融合有看点
为进一步丰富红云崖村旅游业态,村里建起一块约20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500余亩杜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与观光旅游融合发展。
“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村民对杜仲还不是很了解,存有疑虑。随后,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才打消了村民的顾虑。”罗仕珍介绍,引进的业主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产品,村里组织村民栽种。
“自从建起杜仲产业园之后,我负责管理家门口的十多亩杜仲,一年下来,可以挣七八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生活是越过越美。”村民闫仕忠说。
除了杜仲产业,两年前村上发展起20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我们村的土壤适合蓝莓生长,蓝莓基地建成后,不仅可以直接销售,还可以利用本地自然风光,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罗仕珍笑着说。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村里引进缆车、露营、农事体验等项目,让乡村旅游业态更丰富,村民旅游饭碗端得更牢,增收路更宽。”罗仕珍表示。
红云崖村是通江发展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江县立足“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色共融、四轮驱动”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文态、业态、生态”优势,加快推动农旅、红旅、养旅融合发展。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34.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83亿元。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欢 文/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