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清雅童心探画作真情——张怀存

来源: 榕城网 时间: 2022-07-05 16:22:06

雨季立于树梢枝头的鸟雀,翠绿涌动的稻田与繁忙的老农,浓郁水墨风格的国花,线条简约而不失劲道,一眼望去便是如沐春风般的清新舒悦。她将稚童的率性天真与自然的馥郁芬芳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显得融洽而和谐,令人不感突兀却亦有遐想之空间。

童年的记忆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不论是苦痛沉沦抑或美好愉悦,都会深切影响艺术家未来的发展道路。而张怀存女士无疑是幸运的,她既诞生于辽阔烂漫的青海湖岸,沐浴在自然纯净圣洁的美景下长大,又于艺术世家所熏陶感染,从而形成了她对自然与心灵迫切追求的艺术创作风格。张怀存女士以饱含真情与童趣的诚挚,将情宣泄于画纸上,喷涌而出,弘扬自然之境,讴歌心灵之美,赞颂祖国之巍峨。

她做过小学老师,她一边教孩子们弹琴画画,一边自己也弹琴画画。十几年的小学教师生涯,她终日与孩子们接触,故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沾染了孩子天然的童趣和诗意,以及对自然持有无尽的想象与追逐。她身上时刻洋溢着浓烈的诗情和勃发的生命之感,她所以为所谓寻觅自然便要寄身自然,体会万物共存,眼观山水交融,汲取天地灵气以此觅取童心。

她尽管已过而立之年,却依旧如若孩童一般的率真随性,她曾自我评价道:“无论是文字还是画,我都在追求一个率真率性的艺术之境。我的创作,并非依附于某门某派,也未曾为那瞬息变幻的漫山旗帜所目迷神乱。我的创作,得自天性、天然、天成。”作为艺术家,她不愿再度揭示命运的苦厄以让品读艺术作品的人徒增烦忧,只愿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能够品鉴到生活的快乐,生活已经够苦了,艺术作品便更不应该深层次的增加苦痛。

诗画结合

张怀存女士不仅于作画上有精深的感悟与高超的技艺,同样诗文创作也是极为的优越。诗文创作发散情思,汇聚笔端,自然而然的具备一种灵性的风采,这也与她无所顾虑,随性而为的创作态度脱不开关系。这里的随性不是指对最终作品呈现成果漫无关心的懒散,而是随心所想,不逾矩的下笔,从容淡定。她灵巧的绘画构图相配轻灵曼妙的诗文,相得益彰而给人以大方观感。

她虽创作随性而为,却秉持着一颗虚怀若谷的求教心灵。她曾走遍名山大川,四处拜访高明画师,博采众家之长,并毫不吝啬的像他们展现自己的创作技巧。她对于艺术确是有一种天然的灵性与体悟的,但也不乏后期踊跃的栽培与学习,她深知自己的不足而愈发勤奋,多年来足履踏遍各地,听课,绘画,学习,求教,并从各方面总结交汇而成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以诗入画,希冀于将绘画与文学意境相结合,达到自我的高雅大境界。

张怀存女士自有着一种清幽淡雅的高远居士品格,这种品格与她的童趣之心是脱离不开关系的。所谓名士大多是从自然之中悟境,而童真是最为接近自然的心境。张怀存女士诗画细致入微亦不乏大胆创新的追求,她于画上附上自己的作诗,毫不忧虑别人的诟病和评析。而相反,周遭的名家都对她这种对话虽感诧异,却也给予了一致好评,认为其画作加深了内涵,更能够与旁人产生共鸣,而这点创新的胆魄就足以令众人啧啧称赞。她活出了自我,不惧世俗的眼光,她说自己犹爱莲花,因而在自己的画作中常能见到莲花的身影。

她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濯清涟而不妖的文人风骨。而她也正是在世俗之中沉浮多年却依旧能保持童心,这与莲花的品性何其相符,她笔下的作品也像她一样充溢着自然风趣的灵性。一切的景别都好似拟人化了一般,让人细细品读而愈觉玄妙。

她在借鉴旁人的基础与上加入自身的理解,正像别人所评价的一般“如能多师自然,师造化,假以时日,颇具灵气的她,画艺必然大进”。

7月11日,她的个人画展将在英国伦敦皇家摩尔画廊开幕。这次“张怀存的世界——绽放”个人画展被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纳入中英建交50周年庆典活动之一。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主席米克·大卫表示,他在1966年从威尔士农村到伦敦首次参观大英博物馆时第一个参观的就是中国展厅,从此中国文化和艺术就成为他的至爱。五年前他很荣幸能邀请到旅英华裔艺术家张怀存女士成为皇家艺术协会荣誉会员,并参与策划张怀存女士即将于7月在伦敦摩尔画廊(Mall Gallery)举办的展览。米克还表示他很高兴能受邀参加她的新书发布会,并认为她本人就是中英两国良好文化关系的证明。

本次画展开展于伦敦的初衷亦是希冀于学习和借鉴西方名家的作画风格,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想借此契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担当起作为一代艺术名家的责任和风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极少在国外得到展出,而张怀存女士此次展出的作品有国画,油画,绘本故事插图等多种极具东方风采的绘画作品,希冀能够得到西方友人的喜爱,推动文化共同进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