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报道:【巴中日报特稿】通江,你的诗与远方

来源: 巴中传媒网 时间: 2022-06-22 10:00:56

从空中俯瞰,这里是一块绿色福地:城市森林公园郁郁葱葱,诺水洞天景区秀丽如画,空山天盆峰峦叠嶂,唱歌石林绿树成荫;

玉皇坝


(资料图片)

走进去探访,这里是一片红色故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庄严肃穆,中国现存最大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历久弥新,镌刻在毛浴古镇的16字红军训词已在人们心中打下深深烙印;

沉浸式体验,这里是一张珍贵画卷:3000年前贯通蜀道天堑的“米仓古道”正在成为今天连江通海的“米仓大道”,15个“中国传统村落”诠释着农耕文明和乡村旅游的丰富内涵;

……

就是这些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绮丽风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织在一起,把4116平方公里的大地装扮得熠熠生辉。

这里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素有“一府三乡”之称——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

自2020年3月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以来,通江县举全县之力,掀起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热潮。近日,记者深入当地,采访该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点点滴滴、探访你一生必将抵达的“诗和远方”。

一个信念,一场接力,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使出百米冲刺的干劲,推动全县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一个信念,始于获得天府旅游名县荣誉对通江的重大意义,始于坚定不移贯彻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的部署要求;

梨园坝古村落

一场接力,源于从候选县到命名县的失利而绝不放弃,源于坚定贯彻“两山”理论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县干部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百米冲刺的干劲,以埋头苦干、拼搏进取、严实过硬的作风,出实招、下实力、求实效,狠抓落实,奋力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今年,省里再次对考评指标进行调整,评选名额调整为8个,验收指标更加刚性,县长谭青松对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涉及指标逐一研究,确保找出最优解。

这个最优解首先是机制健全。自2020年3月以来,通江县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天府旅游名县”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所有县级领导人人有责、包干到底、定期交账,确保创建系列重大事项决策落地落实。

这个最优解在于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意识。一个点位一位县级领导挂联、一名点位负责同志、一个牵头责任单位、一个工作方案、一个现场工作组,紧紧围绕创建考核指标,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把握关键环节和关键指标,对现场迎检需要展示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每天赴点位现场督查、精准指导。

这个最优解还包括全面自查自纠。全县所有涉创单位部门对照考核细则,一个一个看、一项一项查、一个一个抓,没有达标的任务改进完善,已经达标的巩固提高。

这个最优解更离不开全民一条心。红军广场上十步一景的名县创建景观小品引人注目、公交车上滚动播放的创建标语入脑入心、常态化分发的创建名县倡议书人手一册,掀起了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浓厚氛围,凝聚起通江文旅事业发展的蓬勃动能。

短板变亮点,冷点变热点,来一场比先争优的大竞赛,为游客提供良好旅游环境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涉及十多个评选指标,部分指标补短板的过程,也是通江打造亮点的过程。其中,最大的基础设施短板如今已成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最大亮点。

今年初,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正式通车。各地游客可经此条高速直达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以前从巴城到王坪景区,开车至少要三个小时,旅游大巴没有四个小时到不了。现在全线高速公路,个把小时就到了。”巴中一旅行社工作人员任毅深有感触,他经常接到外地团体游客咨询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交通情况,对方一听说路上要这么长时间,便打了退堂鼓。而高速路通车以后,这条线路的业务比以前增加了两倍。

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正式通车后,这条路宛如游龙在巴山绵延南北30余公里,道路两边不仅有“两岸青山相对出”的秀丽山色,更有点缀在高速公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的红色文化浮雕、主题展览和立体标语。

这条路不仅因此成为全国网红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一睹风采,更是方便更多游客到王坪景区参观。“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接待了近60万人次。”川陕苏区纪念馆讲解员李晨曦说,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让红色旅游“换挡升级”,也让通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底气更足。

短板变亮点——

全国首条以红色为主题的镇广高速王(坪)通(江)段精彩呈现,米仓大道、诺水大道一级公路旅游交通干线加快推进,旅游专线、客运班车直达景区,全县“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设立全省首家公益旅游诉讼审判庭,成立环境资源类和旅游案件类专门合议庭,在诺水河等三地分设巡回审理点。

空山天盆

冷点变热点——

过去的小河沟摇身一变,成为高明湖—谭家河湿地公园,4公里的环形绿道、现代化的休闲广场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打卡地。

曾经的红军广场,经过改造提升后串联起几条街区,打造为红军城文旅特色街区,开发刺绣、竹编、剪纸、根雕等100余种独具巴山特色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吃红军餐”等系列研学旅行产品深受欢迎,平均日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在这场比先争优的竞赛中,通江县旅游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旅游社会效益不断放大。

借一抹绿意,看天山共色,让优势更加凸显,把县域旅游品牌转化为美丽生产力

通江县位于北纬30度附近,森林覆盖率达69.5%,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国74个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之一。境内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氧吧”。

唱歌石林

旖旎秀美的山水,为绿意盎然的通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增添了底气,迸发出“绿色+”的缤纷灵感。

走进诺水河溶洞,五彩斑斓的灯光下,钟乳石千姿百态,别有洞天,令人叹为观止,游人不时用相机记录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诺水河“别有洞天”

洞洞相连、洞中有洞、洞洞不同的诺水河溶洞奇观堪称亚洲一绝,这是大自然馈赠通江的一份厚礼。自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通江县运用科技手段,对龙湖洞、仙人洞、狮子洞道路进行整体提升及灯光改造,同时改善洞内水环境,最大限度保证洞内湿度,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让游客获得更好的观光体验、享受到更好的视觉盛宴。

拥抱康养,以空山天盆特有的气候和森林环境为依托,通江结合“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要素,提升旅游业态,重点规划打造迎宾广场、空山战役纪念园、空山避暑公园、森林康养公园、露营之家等八大重点产品。

依托交通优势,唱歌石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起集石林观光、山地运动、避暑养生等于一体的避暑康养旅游区,修建了唱歌避暑山庄、石林酒店、巴山民宿群。“脚上有泥土,衣上有花粉,出门见云雾,开窗听鸟鸣……”唱歌石林这种回归自然的淳朴,让旅客在悠然自得中享受生活。

在通江,游客不仅能够玩得舒心,还能吃得痛快。以通江银耳、青峪土猪、空山黄牛为代表的有机食品,以罗村茗眉、巴蜀白茶、翰林茶为代表的高山有机富硒巴茶,香飘九州四海,让人唇齿留香。

看天山共色,享静谧时光。如今的通江,以诺水溶洞、空山天盆、唱歌石林为依托,正着力推动集旅游观光、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发展。

把景区串起来,把环线联起来,让红色遗址遗迹“活”起来,让红军精神闪耀巴山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21全国博物馆年度数据。位于通江县城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入围2021年全国参观量最大的100家博物馆纪念馆,年参观量超100万人次。

其实,通江的一砖一瓦,皆是峥嵘岁月的无声见证。

红云崖红军石刻标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谈起县内的红色打卡地,每个通江儿女都如数家珍。

对通江而言,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就是红色。沙溪镇红云崖村,因著名诗人梁上泉的长诗《红云崖》和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主演的歌剧《红云崖》而得名。如今,红云崖村已发展成为集红色、农耕、民宿、宗祠文化、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保护修缮为契机,王坪村新建了12公里环线公路,将烈士陵园、总医院旧址群、村民聚居点、大城寨古城堡和“赤化全川”石刻标语观景台连成一体。

通过打“红色牌”,王坪村发展旅游经济,当地居民已办起多家农家乐和乡村酒店。走进这些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就能吃上地道的川东北农家菜。

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过程中,通江县依托红色资源,做强红色文化,壮大红色产业。在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高标准完成《通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总体规划》等12个重点规划编制,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重点,以毛浴、永安、两河口、空山为节点的红色旅游带;丰富红色旅游业态,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题材创编的音乐舞台剧《我的两万个兄弟》在各地巡演,《哈哈响》《巴山背二哥》《歌飞诺水河》等本土文艺节目精彩纷呈,通江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全民参与度和对外美誉度明显提升。

一系列举措,让通江县红色遗址遗迹“活”起来,景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革命老区通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决心更足!

山水不负追梦人,将“美”融进心中,把“富”装入腰包,把风景变成“前景”

位于民胜镇的方山旅游驿站自投用以来,广受游客好评,“建筑风格和绿化体现了通江的生态特色,待餐厅、茶房等投入使用后,就更加完美了。”

“厕所设施完善,环境干净整洁,和以前相比变化很大。”来自巴中的游客王佳怡说。3A级智慧旅游厕所内,洗手液、烘干机等一应俱全,同时配有第三卫生间、母婴台、儿童便池、儿童洗手池等功能设施,让带小孩出游的她觉得在旅途中上厕所不再是一件麻烦事。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小空间也有好风景。近年来,通江县紧抓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契机,推动旅游配套设施品质化发展,大力推进景区、旅游乡镇及重点村落旅游厕所建设、改造工作,建设美观与实用兼顾的“双优厕所”,通过厕所“小窗口”,服务旅游“大格局”。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最高标准是让游客满意,创建的目的是让全县人民受益。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老通江人”何东几年前搬到高明新区,每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随手一拍发个朋友圈都让老伙计羡慕不已。

城市宜居,农村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从通江县城驱车沿着山路穿行1个多小时,来到素有“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之美誉的梨园坝古村落。

“在连续4届民俗文化节的带动下,来梨园坝村的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村里也开了民宿和农家乐。”泥溪镇镇长李明德介绍,因地处巴山深处,多年来,梨园坝村的绝美风姿鲜为人知,通过这样的民俗文化节,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梨园坝逛古村、学农艺、品美食、看演出,村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

“以前种地卖菜卖鸡鸭,现在办农家乐接待游客,一天的收入抵得上过去一个月。”梨园坝村村民马胜凯感慨道。

走进瓦室镇夏家村,青瓦白墙格外显眼,青枫、红枫等景观树竞相生长,78岁的村民罗新政正在院子里忙着侍弄花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我们村发展起乡村旅游,老房子通过风貌改造好看又好住,我们养的土鸡土鸭卖到了村里的农家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王坪村,村支书殷雄笑得合不拢嘴:“景区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两个以上的团体游客。游客多了,村里的24家农家乐、民宿、商店的生意日益红火,辐射带动2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预计今年村民户均增收1800余元。”

山水不负追梦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通江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全县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税收收入8566万元,占全县年度税收总额的17.09%,文旅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

胸有万水千山,自能风生水起。如今的通江,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文旅发展蓝图正徐徐铺展……

请拭目以待:通江,就是你的诗与远方!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大梁 何欢 曾洲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

标签: 烈士陵园 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