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节约 反对浪费·环境保护】巴州区:“对症下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顽疾”
白墙黛瓦、绿树红花……4月25日,记者走进巴州区三江镇民主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近年来,巴州区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运维新模式,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截至目前,巴州区已建成集镇及社区污水处理站23座、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7处、单户或联户化粪池2.85万座,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达68.2%,受益村居187个、受益农户6.6万户15万余人。
统筹谋划
因地制宜梯次推进
“现在污水集中处理了,村民之间关系也更和谐了。之前一到夏天,村子里蚊子苍蝇满天飞、污水随地流,邻里间经常相互指责,矛盾重重。”民主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军表示。通过污水集中与分散处理结合、运维众筹、共管共治等方式,民主村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昔日“脏乱差”村蝶变为幸福美丽新村。
长期以来,农村的污水和垃圾都是乡村环境治理的“顽疾”。巴州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吴良玉介绍,为有效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巴州区坚持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集中建设与分散治理“三结合”,不搞“一刀切”,考虑地形地貌、人口聚居度、交通区位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实施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坚决杜绝二次动力提升,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能耗成本。开展分类治理,对城镇周边有收集条件的聚居点及散居农户延伸收集管网实行“纳管处理”,对聚居度较高的涉农社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对聚居度一般的巴山新居建设微动力一体化设施,对农村零星散户推行“化粪池+人工湿地”资源化利用。
变废为宝
推进粪污资源就地转化
春日的水宁寺镇天宫村盈盈绿意尽收眼底。在该村的老屋梁聚居点,一处人工湿地处理设施引起了记者注意。这座处理设施负责处理老屋梁聚居点38户居民的生活污水。“在这设置一个人工湿地处理设施,一方面是为了收集聚居点的生活污水;另一方面经湿地处理后可用于附近的专业合作社果蔬苗圃灌溉,变废为宝。”天宫村党支部书记冯天珍介绍。
巴州区作为农业大区,有机肥需求量大。对此,全区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减量化。通过推广“企业(农户)+沼气”利用模式。依托巴河种养专业合作社、攀登养殖专业合作社等23家养殖企业,统筹实施周边农户生活污水治理,修建大型沼气池23口,集中为企业和附近农户提供免费生活燃料能源,沼液全部用于农业种植灌溉,沼渣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为农户节省燃料、肥料费用约800元/户/年。
“全区建立了‘湿地+农灌’利用模式。坚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将粪池初步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湿地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后,用于林田果蔬农灌消纳利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建设人工湿地68座,农用、林地灌溉面积达0.36万亩,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户增收、环境增美”。
强化保障
“五个机制”破解运维难点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建设是关键,运维是难点。在曾口镇书台村,创新采取“谁受益、谁付费”“错峰收费、集体兜底”的污水处理站运维众筹管理方式。实施弹性收费标准,农闲时节适度调低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按在家人员每人每月1元收取),春节或农忙时节等污水处理高峰期结合实际调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按在家人员每人每月2元收取)。
“我们着力从资金投入、群众参与、技术支撑等方面创新建立运维机制。”吴良玉告诉记者。
建立健全运维力量整合机制。巴州区整合公益性岗位和农村环境网格员、地质灾害监测员、综治网格员工作力量,实行四员合一、一员多用,承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管护职责。建立健全财力保障机制。针对不同类别设施,政府按照每年600-3000元将运维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受益农户根据人口数量、用水峰期(农忙和春节)自筹一点,村在外成功人士自愿捐赠一点,剩余缺口由建设乡镇和村集体经济按3:7的比例兜底补助一点。
创新建立污水处理运维村民众筹管理机制。在家受益农户每人每月按1—2元标准、村内在外成功人士自愿捐赠等方式筹集运维费用。建立健全技术支撑机制。推行“技术包干”指导机制,实行经费包干、技术包干,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运营指导。建立健全逗硬奖惩机制。根据《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每半年对乡镇(街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工作开展一次考核,将村民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项目支持、干部绩效挂钩。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