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巴州区三江口社区在潮汐滩涂上算好“进退”账—— 既要粮满仓也要生态好

来源: 巴中传媒网 时间: 2022-04-11 17:54:31

11

这里是河边滩涂地,同样还是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的主要阵地。巴州区三江镇的三江口社区内,有一块面积约50亩的庄稼地,每年的6月—10月,洪水来袭,一片荒芜,而在其他时间段,则种上了蔬菜、玉米等,这也是社区发展的集体经济,一年可收入10余万元。

50亩集体经济的园区

水退人进

河边滩涂变良田

4月上旬,相对于全市大多数其他地方栽种玉米苗而言,三江口社区50亩集体经济园区内的玉米苗显然“提前”了很多,绿油油的玉米叶子随风而舞,枝繁根壮,长势喜人,有的单株玉米苗已经长到了五六十厘米,四十多天后,有望挂上玉米棒子。

三江口社区的50亩集体经济园区在场镇背后,紧邻三江河。4月9日上午,社区居民彭书华、张琼英等人正忙着在玉米地里除草。“虽然是村集体经济,但我们干一天还可以领60元的工资,这些都是手头上的活,非常简单。”

三江口社区党总支书记田海荣介绍,三江口社区虽紧邻乡镇,但集体经济一直是短板,如何合理挖掘和利用资源发展集体经济一直是大家的愿望。去年下半年,经过社区大会商量,最终决定利用河边这块滩涂地。“每年6月—10月,这块滩涂地比较容易被水淹,但大多数时候是可以耕种的。”田海荣说,经过向相关部门报备,最终决定在非雨季发展集体经济。田海荣还告诉记者,这块集体经济由专业的合作社领办,也保证了发展质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这是一块滩涂地,其实距离河道较远,地势也相对较高,不容易遭受洪水袭击,加之土地十分平整,的确是一块难得的“良田”。

去年10月初,三江口社区首次开始利用这块滩涂地,50亩全部种上青菜,今年2月,一共收获了青菜85吨,每吨500元,42500元很快到账,这也是三江口社区首笔超过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青菜被运到了柳林镇,除去成本、运费、工资支付等开支,还剩下20000多元。”田海荣说,这也让社区居民们尝到了甜头,于是社区又立即决定栽种早玉米。今年2月,春节刚过,50亩土地上就种下了玉米苗,这也是为什么这儿的玉米苗比其他地方的玉米苗长得好的原因之一。

在田海荣的计划里,这些玉米将在6月上旬成熟上市,按照每个玉米棒子2.5元左右来计算,预计收入超过10万元,加上前段时间的青菜收入,今年的村集体收入将达到从来没有的高度。

社区居民彭书华、张琼英正忙着在玉米地里除草

水进人退

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三江因巴河、茶坝河、熬溪河三河相汇而得此名,站立河边远望,水天相接,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作为河边滩涂地,每年雨季,这50亩滩涂地又将恢复到无法耕种的旧模样。有社区居民建议,在河边修建堤坝,这样也可以长期利用这快土地,但这样的建议一提出就被大多数居民否定了,“这就是是违背自然规律,怎能行”。每年雨季过后,社区又会组织大家清理河边的垃圾等,还大自然本色。

社区居民王尔周的房屋紧邻这块土地,偶尔也在园区做些零工,对于这片滩涂地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每次遇到有人在河滩地倾倒炉渣、垃圾等,他都上前组织。遇到垂钓的游客,王尔周也会告诉他们要及时带走垃圾,不能乱扔。

为最大限度地保持滩涂现状,三江口社区在种植农作物时,也从来没有使用大型农机,更没想过变更其坡度等。在平时的劳动中,社区村民也将使用过的薄膜、蛇皮口袋等垃圾收集带走。同时,社区也决定只是发展当季蔬菜等,而不是栽种果树等经济作物,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持滩涂地的原貌。

“不管是河滩地还是其他类型土地,我们都应该都要保护好国家的土地资源,禁止随意破坏和污染。”田海荣说。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严波 文/图/视频 韩林 剪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

标签: 集体经济 玉米棒子 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