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

来源: 上观新闻 时间: 2022-02-05 10:33:48

相较于《长津湖》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来铺垫前奏,《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的节奏安排更为合理,影片开场30分钟左右就确立了核心戏剧冲突:七连要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仅凭落后的战斗装备,完成似乎不可能完成的炸桥任务。观众关心的是,影片如何在障碍的设置上体现新意,怎样在人物克服障碍的方式上,彰显出志愿军战士超凡的信心、智慧、勇气和毅力。

作为一部表现兵团作战的电影,群像式的人物设置是不二选择,但如何在主线的发展中兼顾众多人物之间的互动,如何在人物刻画未必足够深入立体的背景下,在情节中嵌入不动声色但又感人至深的细节,保证文戏与武戏相得益彰,场面与情感融为一体,这是《水门桥》必然要面对的“艺术攻坚战”。

影片迎难而上,既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观影状态中,完成对战争场景的逼真想象和沉浸式体验,重温历史的残酷与壮烈,回望先辈的拼搏与牺牲,感念英烈的豪迈与悲壮,同时又能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中,通过戏剧冲突的不断聚焦,最终只凝视战争巨幕上的一隅,并巧妙地从中透视志愿军的精神面貌和战斗意志,甚至揭示决定战争胜负手的核心因素。这使观众在应接不暇的战斗场面中,不仅感受了视听的震撼,还迎接了内心的震颤与情感的冲击,甚至产生了思想上的升华。

情节设置的用心与细节的力量

影片善于通过色彩与体感的反差,在一片冰天雪地的苍茫与辽阔中,让美军的汽油燃烧弹和火焰枪的烈焰,成为热气灼人的焚烧场面,而志愿军战士就要在如此暴虐的环境中淬火成钢。白色的雪,黑色的焦土,志愿军浅黄色的军服,鲜红的血,还有金黄色的朝阳,在影片中交织成多样的色彩谱系,并在不同颜色中传递不同的情绪内涵与象征意蕴。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香烟”,成为一个含义丰富的意象。伍千里遇到炮营杨营长时,很自然地从他嘴里取下烟,吸了几口之后,又将烟还给杨营长。这个看似随意但又鲜活灵动的细节,凸显了战友之间朴素又深挚的情谊,也是在血与火并置的战场上,志愿军不同军种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并肩战斗的生动写照。

在下碣隅里的战斗结束之后,面对七连巨大的伤亡,伍千里心情沉重,在雪地垒起一个小雪丘,插上一支烟作为祭奠。谈子为牺牲时,伍千里强忍悲伤,从谈子为嘴里取下烟,在手里将它捻碎。这三个有关“烟”的细节,承载了尽在不言中的兄弟情,也书写了反映战争残酷的悲情、面对战友牺牲的悲痛与继续战斗的决心,这无疑是极为含蓄但又极富情绪感染力的艺术表现方式。

在战争片中,主要人物的牺牲是观众必然要面对的阵痛时刻。某些人物的死亡不仅是一种情节结局,还融入了特定的主题含义和象征意义,不仅能够通过煽情的方式将观众的情绪提升到高位,还能通过这种伤痛时刻激起观众的情感认同和思想感触。

谈子为在伍万里面前毫无征兆地倒下,让伍万里更加深切地意识到,战场上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永垂不朽。尤其是对几位主要人物的牺牲,影片更是大力渲染:平河为了炸毁美军坦克而勇往直前的无畏,余从戎因为能引开敌人火力的欣慰,梅生怀着对女儿的牵挂与对妻子眷恋的决绝,伍千里面对众敌环伺的豪迈……正是这些场景,为我们描绘出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的战斗决心,他们对于完成任务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更看到了每个牺牲者背后的宽广胸襟与高贵人格。

人物成长的隐喻意义

影片最为感人的文戏,自然是伍万里的成长历程。伍万里从带点莽撞和叛逆的少年,在战场上逐渐变得成熟稳重。更重要的是,伍万里对于战斗的目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不再执着于杀敌的数量,而是执念于每个战友都能活着回去。

在不断的战斗中,面对一次次战友死亡的悲情时刻,伍万里并没有失去反思与成长的能力。他看到美军伤兵因痛苦和寒冷而发抖时,会用自己身上的被子为对方送去一点关爱和温暖。这是影片非常重要的道德立场,它希望观众看到,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为和平而战,为祖国而战,他们内心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围绕伍万里的成长,影片设置了几个颇有象征意味的细节。在最后的决战之前,伍千里郑重地把鱼鹰哨挂在伍万里的脖子上,梅生则把手表给了伍万里。此刻,伍万里无疑是“幸福”的,他得到了七连连长和指导员最珍贵的礼物。此后,只要伍万里在战斗,曾经用过这个鱼鹰哨的人就会激励他一往无前;只要伍万里还活着,那块表就会提醒他,在时间的流逝中,有些人、有些精神会以另一种方式活在我们心中。更令人无语凝噎的是,伍千里牺牲之后,伍万里依偎在他身边被冻僵了,美军用火焰枪喷射时,将伍千里烧成火球,而这火球刚好融化了伍万里身上的坚冰,暖和了他的身体。这是伍千里“发挥余热”,温暖“子一代”的生命,鼓励他们继续战斗生动而悲壮的隐喻。

在一部战斗场景占了很大比例的影片中,我们仍然看到了感人的人物形象,看到了人物之间的深情互动,看到了最年轻的战士在如父如兄的战友保护、帮助、指引、点化、鼓励之下,成为一名钢铁英雄,这是影片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刻画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也是影片在主题表达上更富层次的积极尝试。

当第九兵团在火车站集结时,各连汇报伤亡人数,伍万里孤零零地一人站在一旁,大声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时,任是铁血男儿,也不由潸然。这时的伍万里是孤独的,也是豪壮的,他身上凝结了无数英灵的期盼与嘱托,见证了无数英烈的功勋与风范。

主线设置的艺术得失

影片为了体现场景的丰富性与视野的开阔性,同时也为了勾勒抗美援朝战争的复杂格局与背后的政治角力,展现了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在面对部队撤退时的不同考量与决策。这些场景固然可以表现麦克阿瑟的狂妄、暴躁与刚愎,以及杜鲁门总统作为政客的老谋深算,却也分散了观众对于情节主线的关注。

观众对《水门桥》的期待视野,应该接近于南斯拉夫的电影《桥》(1969)。《桥》放弃史诗性的追求,聚焦于游击队员如何炸毁德国人重兵守卫的大桥。观众能在这个过程中领略情节的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也能感动于游击队员的大智大勇、前仆后继。比较而言,如果《水门桥》不是心怀过高的叙事野心,过分追求宏大叙事的壮阔,砍掉这些孱弱而突兀的支线,将情节重心放在如何炸桥上面,情节的凝聚力和观赏性会有质的提高。

虽然,影片在展现志愿军奋不顾身地炸毁水门桥时,突出了志愿军战术的变化与调整,但整体而言对于战斗思路的介绍不够细致。例如伍千里部署四个小分队分头行动时,各分队的战斗目标交代得不清晰,各分队之间的配合与呼应不明显,导致观众的观影体验缺少那种密不透风的紧张感,以及完全进入剧情之后的焦灼与压迫感。

影片中出现了几次志愿军战士凝望太阳升起的情景,在影片整体性的冷峻色调中,这是难得的暖色调场景。相对于美军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志愿军战士对战斗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保证了他们高昂的战斗热情与战斗主动性,鼓励他们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从这个意义上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是精神的胜利。

标签: 水门 大义凛然 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