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滑雪医生:争分夺秒,守护生命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在救援的路上每快一点,运动员受伤后的痛苦和危险就会减少一分。”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副医疗官袁强说。
高山滑雪是冬奥会上危险性较高的项目之一,主赛道全长约三千米,落差约九百米,顶级运动员的滑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40千米以上。袁强告诉记者,这项比赛的受伤率接近15%。
“当运动员受伤后,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经过裁判长发出‘运动员停止出发’到‘关闭赛道’的指令后,留给救援人员的时间也就1分钟左右。”袁强说,“对于滑雪医生来说,在雪道上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其紧张程度并不逊于运动员争夺金牌。”
2018年,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生团队成立,其中的高山滑雪医生队伍由来自北京多家三级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组成,袁强就是其中之一。
袁强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术精湛,平时热爱运动。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滑雪医生,他和同伴接受了严格的滑雪训练。“第一次上雪,四千米的雪道我滑了两个小时,四次撞到边网。”他回忆说,“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滑雪医生并不好当。”
为了尽快提升滑雪技术,袁强抓紧时间练习,甚至在晚上下班后也要去雪场滑上几圈,每一次他都把自己滑雪的影像用视频记录下来,发给当滑雪教练的朋友看,然后在他的指导下一点点修改完善动作。
三年多时间里,袁强参加了多次滑雪集训,受伤的情况不时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右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让他停止训练了4个月,但戴着支具仍然坚持工作,同时兼顾医疗工作和与国际雪联考察的对接工作。手机里的滑雪软件记录下,这些年他共滑行了4000多公里,训练时间接近200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强的滑雪技术不断提升。如今,他已拿到国际认证的滑雪教练资格证,即使在难度最高的“冰状雪”赛道上,他也能如履平地,滑得游刃有余。“刚参加这个项目时我还是滑雪零基础的‘小白’,现在许多身边的同事都喊我‘滑雪大神’了。”他笑着说。
几天前,包括袁强在内的38名滑雪医生和医疗官正式进入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此次赛事共设置十多个赛道医疗点,其中竞速项目11个,竞技项目6个,虽然比赛还未开始,但医疗队员们却已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除了在医疗点巡逻值守外,他们还要负责对受伤工作人员的救治。
62岁的荣绍远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医疗保障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滑雪医生,和所有队员一样,在每日巡逻工作外,他还要进行6个小时左右的滑雪训练。
“在医疗救援现场,时间就是生命。”荣绍远说,“所以我从来不会因为年纪大就降低对自己的训练要求,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在滑雪医生的医疗背包里放着氧气筒、纱布、止血绷带等几十件装备。荣绍远介绍说,他和队友每天都要背着这样一个十多公斤重的大包进行训练,同时为了行动方便,他们滑雪一般都不用手杖,这些都增加了滑行的难度。
“除了滑雪外,雪上穿脱板、雪上行走、院前急救等都是滑雪医生必备的技能,也是我们每天练习的内容。”荣绍远说,“我们对每一项技术都精益求精。”
“北京冬奥会将是中国高山滑雪医生第一次全面亮相,但我们的标准和要求一定是最高的。”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医疗官梁学亚说,“未来将会有更多国际大型冰雪赛事在中国举行,我们要让‘中国标准’达到国际水平、引领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