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热点 >

手机打到没电,嗓子讲到沙哑,90后小伙开启“白加黑”模式

来源: 上海徐汇 时间: 2022-01-25 16:35:00
手机打到没电,嗓子讲到沙哑

90后小伙开启“白加黑”模式

一次次的电话通知、上门登记

一个个不眠之夜

让“大白”们跑在了疫情之前

精准科学的防控

也再一次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名片”

而在徐家汇街道

也有这样一群不辞辛劳的人

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了大家的平安

此轮疫情严峻复杂,疾控人员、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们,奋战在一线,只为确认一个“密接”的行动轨迹,抑或在半夜三更无奈敲开“次密接”的家门,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只为尽快将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在徐家汇街道的营商办,工作人员全员出动,他们除了要配合疾控完成辖区内楼宇的封控管理,还要为疫苗接种做各种后勤保障工作。营商办的两位90后小伙子,每天一早出门,几乎都是凌晨才回家,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责任,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贡献。

疫情当前勇担当坚守岗位不后退

张晓晨是一位90后,周四晚上9点,忙完一天的疫苗接种服务工作,刚刚吃上晚饭,就接到通知,要对辖区内某区域做封控管理。于是,他马上放下碗筷,赶往现场,配合工作人员按照疾控要求对该区域进行管控。这期间,他一方面要联系各方进行封控管理,包括店长、物业、街道领导、区疾控、街道卫生站、流调工作者,同时要向被管控的人员解释原因,一系列操作之后,手机直接没电了。

张晓晨在疫苗接种小分队现场,指导大家填知情同意书

在区疾控派车将人带离现场的过程中,为了核实人员数量是否准确,他从头到尾多次清点人数,最后确保大家都安置好了才离开现场,到了晚上12点才发现,忙了一天,都没时间给电动车充电,没有动力的电动车,开到半路熄火了,最后一段回家的路只能推着电动车回去。

当天晚上电动车跑没电

在遇到出入口较多的封控点位,营商办的同志就比较辛苦,需要来回上下楼多个出入口跑。有时候现场人手不够,还要一直不停与封控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作者解释沟通。从街道封控指令第一个赶到现场,到所有人和物都安顿好最后一个离开现场,每一次完成封控管理工作,第二天嗓子必定都是哑的。

投身社区抗疫“战场”

受到单位同事易晓峰的影响,加之拥有了多次在封控现场协调沟通的经历,张晓晨也报名了2022年春节期间的机场“大白”,虽然组织上最终另选了他人,但他化遗憾为动力,同易晓峰一起,投入到新一轮的疫苗接种小分队和楼宇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回到工作岗位以后,他又投身社区抗疫,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近期,随着全上海疫苗加强针的接种进入了全面铺开的阶段,在辖区内为移动接种车寻找场地的工作,又开始了。由于冬天较为寒冷,天气不好,之前夏天时候,移动接种车停靠的场地基本上都不能用了。但由于安排疫苗接种这项工作刻不容缓,易晓峰和张晓晨在前期几乎每天加班加点,联系各个物业,安排一周场地。基本上在一两天之内,要排出下周车子停靠的站点安排。

易晓峰在疫苗接种小分队现场,指导大家填知情同意书

相关链接:我们徐家汇er|易晓峰:防护服厚重,但责任更重!

除了移动接种车,还有疫苗接种小分队,需要联系场地。这也是需要提前联系,踩点,做好对接工作。最多的时候,每周的排班,有30多个疫苗接种小分队和移动接种车的场地,需要去对接、核实。此外还有一些宣传视频、宣传物料等后勤保障的工作,需要和服务办对接。两位90后小伙,每天都忙到半夜才能回家。

封控管理、疫苗接种,正是有了这群抗疫战士们的“白加黑”模式,才能筑牢上海疫情最底线。

标签: 打到 沙哑 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