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前沿 >

泾源兵变的原因并非克扣军饷,而是朱泚蓄谋已久-全球报道

来源: 趣趣大盘点 时间: 2023-05-16 06:46:30

奉天之难是唐德宗李适执政时期最大的国家动乱,这场动乱席卷了整个唐朝北方,将刚刚从安史之乱中略显回复的唐朝再度陷入困境。泾源兵变是奉天之难的后半场,也是导致整个动乱失控的重要事件之一。事情起于被朝廷派往中原平定四镇之乱的泾源军,他们在长安附近发动兵变,一举攻陷了长安城,拥立太尉朱泚称帝。而唐德宗李适被迫放弃长安出逃奉天,陷入了叛军的围攻之中,国家形势岌岌可危。对于这场兵变的分析和讨论,后世学者们众说纷纭。本章节也就历史资料,剖析这场兵变发生的根本原因。

按照唐朝史书的说法,泾源兵变是起于泾源兵对朝廷给予的赏赐不满,激起了军队士兵的抗争,最后形成攻打长安的兵变。事情发生之时正是四镇之乱的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举兵反叛,联合朱滔、王武俊等河北藩镇称王自立,使得唐朝大量土地被攻陷,唐军形势非常恶劣。为了平定叛乱,李适诏令各州县的地方军队支援中原唐军的战争,并任命开元名将哥舒翰之子哥舒曜为淮西招讨副使讨伐李希烈。哥舒曜到了中原后先赢后输,不慎被李希烈大军包围在襄阳城里,只能派人向朝廷求援。


【资料图】

李适得到消息后重组中原战局,并调泾源军前往襄阳救援哥舒曜。于是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五千泾源军离开驻地,先到长安汇合,然后前往襄阳支援。抵达长安后,泾源军的士兵要求得到朝廷优厚的赏赐。但是奉命犒赏军队的京兆尹王翃只送来了粗茶淡饭,这让士兵们非常不满,有人打算就此回军。姚令言告诉士兵们行军到东都洛阳就会有赏赐,士兵们不信,反而把姚令言绑架了。李适得到消息后急忙派人赏赐布帛二十车,并派普王和学士姜公辅前往安抚。但是他们刚走出宫门,就接到长安城门被攻破的消息,然后李适便弃城而逃了。

叛军攻占长安后在城里大肆劫掠,打算逼迫被李适罢免军权的太尉朱泚为帝,并进入了代表唐朝政治核心的含元殿。此后大量留在长安的朝廷大臣加入到朱泚的行列,又有泾原大将张廷芝、段诚谏也率军来投,朱泚的伪政权逐渐成形。此后朱泚在宣政殿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秦,改元应天,又大封百官,并立侄子朱遂为皇太子,遥封朱滔为冀王、太尉、尚书令、皇太弟。借着朱泚在长安大杀唐朝宗室子弟,并亲自领兵到奉天追杀避难的唐德宗李适。然后李适在奉天遭到了数万叛军的围攻,形势岌岌可危,不得不召集各地军队勤王。

从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泾源兵变似乎就是各偶然现象,是由于京兆尹王翃犒赏军队时克扣财物而引发的动乱。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偶然现象中其实蕴藏着必然,说明了唐军内部利益分配不公导致的矛盾激化。从唐朝历史看,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安史之乱后朝廷重中央军而轻地方军,给予地方藩镇的财政配给大幅度削减,反而给神策军等中央军队大幅度提升。泾源军驻地在边境,本来自然环境就恶劣艰苦,士兵们家境贫寒。士兵们离乡背井的到中原打仗,自然需要朝廷提供更多的军饷,这就与长安的权贵们产生了矛盾。

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泾源兵变是多种因素的巧合碰撞,而突然导致的兵灾暴乱。他们认为这个事情的发生有着极大的偶然性,虽然里面有必然性,但并不能主导事情的发展。但是仔细地分析唐朝的国家形势从田承嗣之乱到四镇之乱爆发,再到泾源兵变发生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泾源兵变偶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在这几次兵变和叛乱之中,似乎有只无形的手在推动,一步步地将唐朝送向了动乱的深渊。而泾源兵变的直接受益者朱泚,似乎也并不是被士兵们逼迫的那么单纯,而是对于发动兵变早有预谋和安排的。

在兵变发生之前的几个重要事件是需要关注的,这些事件都说明了朱泚与泾源兵变脱不了干系,并非被泾源军威逼着上台的。首先,泾源副将刘文喜的叛乱中,就有泾源军要求将泾原节度使李怀光替换为朱泚,当时朱泚是负责平乱的凤翔尹。从朱泚的人生经历来看,他被朱滔逐出幽州,进入朝廷后,有过多次指挥泾源军队的经历。唐代宗李豫时期他曾出镇奉天行营,又担任陇右节度使,还暂代河西、泽潞行营事务。他的这些军职虽然并不是直接领导泾源军的泾原节度使,但却是协调各节度使军队作战的主要官员,与泾源军自然来往密切。

这就让他有了机会将权力的触角伸入到泾源军中,并在里面安插自己的亲信。刘文喜之乱中泾源军提出让朱泚出任节度使,这说明他对泾源军内部军心的控制已经达到了相当强的程度。泾源兵变发生后,被泾源军裹挟进城的节度使姚令言带路,让军队正好走到朱泚住宅附近,这显然不是他一时兴起。就中国古代兵变称帝的套路而言,士兵们首先拥戴的应该是兵变主要军队的军事长官。姚令言作为泾源节度使,是泾源军的最高军事长官。他却没有被拥立称帝,而是主动带头拥立赋闲在家的朱泚,说两人没有事先勾结,绝对没人会信的。

如果泾源兵变是偶发事件,那么泾源军拥立的不应该是朱泚,而应该是姚令言的前任,当过泾原节度使的司农卿段秀实。当初的刘文喜叛乱便是因为宰相杨炎罢免段秀实兵权,将其招入朝廷而引发的。段秀实是泾源军宿将,辅佐过泾源军及其前身安西军的节度使,声望远比朱泚和姚令言要高。当时节度使马璘在对吐蕃作战晚期因病去世,泾源军军心不稳,就是作为副手的段秀实出面安抚军心,并指挥军队对吐蕃作战。如果泾源军只是因为钱财的问题激化矛盾,要平事必然会找声望最高,最值得信任的上司,段秀实才是唯一的选择。

在泾源兵变发生前,中原的四镇之乱打得如火如荼,正在与李希烈、朱滔等藩镇军阀作战的河东节度使马燧却截获了朱滔给朱泚的密信。这个事情上报给了李适,李适因为种种原因考虑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罢免了朱泚的军权。虽然朱泚暂时保住性命,但他不担心四镇之乱平定后,李适再翻旧帐么?朱滔给朱泚送密信,显然是需要朱泚在长安配合他的叛乱。朱泚当时是关中重要将领之一,掌握凤翔军的军权,而凤翔又是长安附近主要的军事重镇之一。朱泚发动叛乱,配合朱滔里应外合,拿下长安的可能性极大。

李适是极为聪明的皇帝,虽然经常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却不是看不懂这些战争套路的傻子。朱泚留在身边对于朝廷就是各定时炸弹,李适肯定会找合适的机会铲除的。朱泚为了自保只有两条路,要么发动兵变控制长安,要么潜逃出关中,与河北的朱滔汇合。朱泚被罢免兵权后在家深居浅出,难道真的会坐以待毙?要知道朱泚是在幽州兵变中夺权成为藩镇节度使的,坐以待毙根本不可能成为他的选项。他没有选择逃离关中,这说明他只选择了唯一的生路,那就是通过兵变控制长安。在凤翔军权力被剥夺的情况下,他与泾源军合流就成了新的选项。

况且姚令言是奉命率军支援襄阳的哥舒曜作战的,而哥舒曜则是奉命平定四镇之乱的招讨副使。如果让泾源军顺利进入中原作战,这将扭转中原唐军的不利战局,不但李希烈腹背受敌,而且朱滔、王武俊等藩镇也会被唐军反杀。一旦四镇之乱被平定,李适如果追究朱滔反叛的罪行,朱泚又如何能独善其身?因此不管是出于支援朱滔的想法,还是抢在李适翻旧帐前起兵自保,朱泚都必须和泾源军发动叛乱的。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朱泚除了出逃并无第二次选择。但如果朱滔在四镇之乱中被剿灭,朱泚就算逃出关中,也是丧家之犬了。

出于上述的各种原因,朱泚选择与泾源军发动反叛是最佳的,也是必须的。除了这些在兵变发生前的各种原因外,在兵变发生后也有各种现象佐证朱泚作为泾源兵变主谋的证据。在兵变的过程中,姚令言的五千泾源军非常顺利地就攻破了长安城,这显然是很不正常的。长安作为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城,也是防御最强的坚城,虽然已经有两次被攻破的经历,但都是面对数十万大军。可泾源军只有五千人,他们又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凭什么攻破长安城。镇守长安的神策军是朝廷精心打造的,投资远超藩镇军,怎么会像纸糊的一样被攻破?

从战争的角度看,没有人里应外合,向泾源军通报长安内的军事情况,甚至派人主动接应泾源军,泾源军是绝对不可能如此顺利攻入长安的。从泾源军进城后迅速向朱泚住宅靠拢的行为看,显然是朱泚和姚令言事先商量好的行动方案,而不是随机产生的行为。既然泾源军最终拥立了朱泚,那么朱泚作为泾源兵变的最大收益人,暗中派人接应泾源军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他虽然被罢免了军权,但太尉的职务和郡王的爵位让他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凭借这些地位,再加上金钱开路,要在神策军中安插内应也不是什么难事。

兵变发生后,很快大批的泾源军向长安靠拢,朱泚几天之内便聚集的数万军队,并顺利地登基称帝。这些军队中有些事朱泚的旧部,有些是泾源军其他部分的军队,比如泾原大将张廷芝、段诚谏等人。如果朱泚没有对泾源兵变事先安排,这些军队绝不可能在数天之内便集中到长安。

古代军队的作战和出动都有很多准备工作,没有事先准备,这些军队不可能反应如此迅速。尤其是在段秀实和刘海宾刺杀朱泚事件发生时,这些军队都站在朱泚的一方,这显然是早就投靠朱泚的。因为段秀实和刘海宾都是泾源名将,要是没有事先的拉拢和许诺,泾源军怎么可能跟着外人对付自己人?

朱泚在长安称帝后,在官员任免方面除了对支持自己的人加官晋爵,特别是对侄儿朱遂和弟弟朱滔特别照顾。他将朱遂立为皇太子,朱滔立为皇太弟,这更加说明了他和朱滔里应外合的情况。他被夺走幽州节度使的位置,当时被认为是是朱滔的阴谋,所以兄弟俩反目成仇。但从马燧截获的密信,和朱泚对弟弟一家的照顾,显然反目成仇是不成立的。兄弟俩就是联合起来唱双簧,在朝廷和藩镇之间两面下注,以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当时机出现的时候,他们就是里应外合的搭档,表现出夺取天下的巨大野心。

综上所述,动摇唐朝统治的泾源兵变并非偶发事件,而是朱泚利用唐朝军队内部矛盾,和四镇之乱产生的战机,一举夺取唐朝天下的阴谋。这个阴谋他蓄谋已久,不但拉拢了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等诸多将领,也吸纳了像源休这样的朝廷文臣,还将触角渗透到了镇守长安的神策军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布置,他才能里应外合地拿下长安城,表露出争夺天下的野心。然而争夺天下这种事情不是只有野心就够的,还需要民心和军心。在唐朝尚未丧失民心和军心的情况下,朱泚只能占得一时之优势,最终还是被各地赶来的勤王军打败,死于藩镇军之手。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