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前沿 >

“非此即彼“-宋代台谏异化行为的深层原因-环球速看

来源: 陆志国 时间: 2023-02-16 10:33:21

台谏是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宋代以前,台、谏属于两个系列,履行不同的职责。宋初设御史台,作为执掌纠察朝廷内外文武百官的最高监察机构。


(资料图)

1032 年,宋仁宗进行改制,将原属门下省的谏官分离出来,另设一个监察机构谏院。最初设立谏官本意是纠正皇帝,对皇帝才称"谏"。

但是宋朝谏官撇开皇帝不管,反过来监督宰相及百官,使谏官职能开始异化。因为改制后职能重叠,至北宋中期台谏基本合为一体。

在宋代分权制衡结构中,台谏为中央监察权的代表,相权则是中央行政权的代表。监察权在监督行政权时,必然会受到行政权的反制衡,总是试图凌驾于监察权之上。

这种关系在宋代的相权与台谏监察权之间时刻在演化着。正常情况下,台谏系统对行政权能够进行有效监察。

但一旦出现专擅政局的权相,台谏制度就往往成为相权的维护力量,不能恪守公正和理性,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对宋代政治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一、权相控制台谏系统的基本方式

宋代的权相主要有蔡京、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几人。他们在相位上,权力相对较大,通过合法利用制度疏漏或者是公然无视制度规定,都实现了对台谏制度的反制衡。

他们深知若想排斥异己、专权朝政,单凭君主的宠信远远不够,必须将台谏官员变成自己人,具体操作手法则多种多样,诸如引用自己亲信、罢免敌对人员、虚设台谏位置等。

所有权相都把操纵台谏系统视为擅权专政的至关重要的步驟。

1任用亲信党羽

秦桧、韩侂胄弄权干政的第一步都是如此,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将亲近自己或较为软弱的官员推为台谏官。

进而控制了朝廷言论阵地,打击异已或吹捧自己无不得心应手,如韩侂胄就利用台谏官将理学批驳为伪学,兴起"庆元党禁",将反对自己的理学型官员一网打尽,再无人能够制约。

秦桧的后任汤思退也想效仿他成为权相却没有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能够控制住台谏系统。

2巧用御笔内批

蔡京、韩侂胄或是自小玩伴或是外戚亲属,与皇帝特别亲近,于是常常不走正规的朝堂途径,所办事项由皇帝在宫中用御笔降下,这就是内批。

类似于后来的领导批条。蔡京几乎所有事项都假托御笔施行,除罢言官、控制台谏自然轻而易举。

韩侂胄全盘挪用,用御笔内批将当时的宗室宰相赵汝愚赶下台,并将支持赵汝愚的理学型官员如朱熹等人一一罢免或贬谪到地方,成就他权相之位。

内批本是保证君主亲擢、监控台谏的手段,却被权相钻其漏洞,成为他们操纵台谏系统的工具。

3推出官爵诱惑

这是源于秦桧的一箭双雕的手法,其宗旨是由台谏官弹劾执政,执政丢官后其位置由弹劾者补上。

这给了台谏官员以极大的动力,秦桧巧妙使用这种方法,将有可能觊觎其独揽相权的执政罢免,又凭借执政的显要位置作为网罗台谏官员的诱饵。

他独自掌握相长达十七年之久,执政却同如走马灯般更换了二十八人,其中由台谏官升任的就达十二人,这样秦桧就彻底掌握了台谏的权力,专擅政局更是不在话下。

4任用亲信为经筵官员

这是一个迂回的手法,经筵官的主要职责是在皇帝身边侍讲,秦桧将自己哥哥和儿子相继推荐为经筵官,让他们密切留心皇帝所思所想。

并将自己打击异己的想法传递给那些兼任讲读的台谏官,往往"经筵退,弹文即上",百试百爽。

这种由秦桧首创的台谏官兼任经筵官的作法,被后来的韩侂胄再次继承,重走台谏官无不兼职经筵的老路,以此把持朝政。

5代拟言章

史弥远、贾似道当权时期,要求台谏官员将上奏的言章副本封上呈给自己审查。后来感觉副封不够直截了当。

于是史弥远干脆将言章全部让自己府第内的人员来写就,交付台谏官员直接上表。贾似道弄权时期,言官奏稿全部出自他的手里,这两个权相彻底将台谏制度玩弄于股掌之间。

面对权相的肆无忌惮,宋代台谏官只有三种选择:一是追逐势利、丧失名节,成为其鹰犬。

二是尚存廉耻,静默不敢言。三忠于职守、敢于谏诤,这种人轻则罢官,重则惹祸,能够生存下去的不多。

二、台谏异化的具体表现

宋代台谏的异化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方诋毁,攻击人身。台谏在论奏之时,总是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对大臣攻击时往往事与人不分,并且常常抛开事实,而是浓墨重笔着重在诋毁他人,甚至不惜发动人身攻击。

2专门罗织,不辨事理。台谏官员行使论奏弹劾职责时,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理为准绳,摆事实、讲道理。

然而宋朝台谏官在行使这一职权时,特别是权相当政时上位的台谏官员,基本不注重调查研究。

不去追求证据的真实性,往往凭借道听途说就"风闻言事",或者是小题大做,甚至无中生有、指鹿为马,上纲上线、刻意罗织罪名。

3沆瀣一气,联手围攻。台谏官如果想要弹劾某个执政大臣,往往先进行私下串联。

统一思想后,一般是联名上奏,一致行动,群起围攻,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如果无法达成目标,常常以辞职相要挟,上表"家居待罪",以所谓清誉影响舆论,达到党同伐异的目的。

北宋台谏制度的异化,台谏势力的病态发展,往往人为制造诸多矛盾与内耗,对政府行政效能产生恶劣影响。

如果不是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祖训,许多大臣会因为台谏官员的指控惨遭杀身之祸。而当谏官一旦因权相而失势,则奸臣又会从此冒头。

宋代的台谏制度一直处于异化状态,没能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台谏异化的真正原因

宋代台谏之所以出现异化,有其深层次原因.

1皇室"异论相搅"理论为主因

"异论相搅"是赵宋王朝"祖宗家法"中一直传承下来、长盛不衰的让大臣互相制衡的法宝。其中心原则是让派别不同、无法相容的大臣一起共事,互相监视、牵制甚至攻伐,避免某派势力过大进而危及到君主的权力,动摇皇室的地位。

宋真宗启用寇准就是运用"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的结果。

自宋仁宗开始,宋朝的最高统治者往往默许台谏官员弹奏大臣,甚至是主动怂恿,台谏官员即便不得不被免职,皇帝也会很快重新起用。

台谏官员都深深认识到,君主最看重的就是他们的忠诚与耿直,只要对君主表现出忠诚或者做出耿直的姿态,就可以有恃无恐、无所顾忌地弹劾执政大臣。

历史上这样做的台谏官员最终都会有所收获。所以"异论相搅"理论贯彻执行,无疑是导致台谏异化的第一主因。

2党同伐异的政治文化是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政治历史上权力争斗很少有"折中"一说,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截然相反,往往一旦发动就会出现"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斗争。

发难方与对立面,在争斗中都要抢占道德制高点,将自己置于绝对正确的角度,在相互攻击时则常常语言偏激、失去理性,甚至不惜罗织罪名,置别人于死地。

他们往往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采取的多是"党同伐异"的行为方式,这是导致宋朝台谏异化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台谏很难客观公正地就事论事,特别是一旦出现两大阵营相互对立,或是在权相的操控之下,他们只能赤膊上阵,竭力为某一方站台,争斗激烈残酷不可调和,只能以一方失败而告终。

3好争虚名也是一大诱因

宋代的台谏官阶虽然不高,但拥有很大话语权。作为言官发表言论就是他们的职责,身为文人的谏官多崇尚名节,当然更多的是沽名钓誉。

他们往往为发言而发言,有理无理无所谓,关键是要直言和忠君,因而常常忽视"论事必务大体"的原则,各种不靠谱、不着调、不负责的空论尤其盛行。

重名多过务实的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谏制度的异化。

四、小结

宋朝的台谏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严重异化现象表明,监察权只有处于非极权、分权合理的情形中,在与君权、相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下,才能够有效、持久运转。

而如果是处于极权状态下,则会出现异化甚至病态,效果会截然相反。由此可知,一项制度能否发挥好的作用,并非取决于好的初衷。

而关键取决于良好的初始设计、运行机制和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只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并能得以健康运行,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宋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

文/南宫钦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