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独家焦点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到基层调研是一件好事情,可以接近基层的干部群众,可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但在当前实际工作中,仍有少数党政机关、管理部门、某些领域,调查研究染上了形式主义的病症。
【资料图】
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归纳起来大致有六种:
一是“事前踩点”。就是把上级领导可能要走过的地方都走到,事先演练一番,凡是上级领导有可能经过的路线,都事先打了招呼,什么让看,什么不让看;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一一精心安排。这样一来,上级领导同志深入基层,就算他看得再仔细,问得再具体,也不会露出马脚来。
二是“改换场地”。名为下基层调查研究,实际上却是到基层发表“高见”,没有深入到群众和基层干部中,没有耐心听取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下车伊始就夸夸其谈,把调查研究变成结论的预设,变成按需求证、合则取、不合则弃的工具。
三是“装模作样”。不是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而是走走套路、做做样子。边界迎送,层层陪同,走规定的路线、看示范的样板、听标准的汇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使调查研究成为“精品游”“盆景展”“报喜会”。
四是“回避问题”。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深究问题,怕揭短伤和气,怕细究得罪人,怕深入弄得自己脱不开身。对问题轻描淡写,浅尝辄止。提出对策建议,避实就虚,笼而统之。
五是“调研脱节”。只调不研,停留于点上情况、表面现象,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只是浅尝辄止,简单作结论、匆忙下指示,研而不实,满足于上互联网搜、到图书馆翻、要基层单位报;联手高校院所作课题,堆砌拼凑,洋洋万言,新概念、新名词乱飞,图标、模型狂舞,而对策建议如“小山羊尾巴”,既短又臭,还不管用。
六是“不重运用”。也有同志是真调研,也下了不少苦功夫;但成果出来,对调研成果的运用和效果不闻不问,结果是调查多、研究少,情况重、分析浅,问题还是问题,建议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对实际工作推动不大。
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老矛盾有新变化,新经验、新创造火花闪烁。这些“新”折射着纷繁复杂的现象,提示着前进路上的风险,也蕴藏着社会进步的密码,散发着群众智慧的灵光。然而,这些必须也只能靠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发掘、梳理、归纳、提炼、升华,最终产生不断前行的智慧与力量。调查研究的成果和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查研究是党风、政风的再现,实事求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
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实质上削弱和阻断了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轻则劳民伤财,影响形象,重则误导决策,失信于民;久而久之,就会误国误民。由此可见,倘若不根除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反任其恣意妄为,无异于在闭目塞听中空谈、侈谈推进改革、发展与稳定,这样无益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无益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只有真正沉下去,奔波在基层,重视并且善于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找到真药方,站到新的进发点上。如是,才能真正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不断前行的智慧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