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想要做官并不容易-全球速看料
【资料图】
古人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为做官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但是,想做官并不容易,甚至有着一辈子浪费时间也考不上官员的情况。
在古代很多朝代,没有什么工业文明,主要起作用的是农耕文明。在人口构成中,农民占有绝大多数。虽然社会并非绝对封闭的社会,很多职业也都是世代相传,但社会提供给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并不多。一个农民家庭想要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唯一的道路就是读书做官。然而,读书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依靠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努力并不一定能达到目标。一般情况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养出读书做官的人。祖先不断劳动,耕种,一点一滴积攒财富,巩固自己的耕地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的耕地抵押权,逐步上升为地主。经济条件具备之后,子孙们就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了。要是一般的农民,根本无力供养自己的孩子读书,就更别提参加科举考试了。表面上看,书生进京赶考,而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几代财富累积,才造就了书生读书和赶考的机会。可以说,国家让书生们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但书生本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并非任何人都有能力参加科举考试。
书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并非完全是自己的事,而是家族世代累积的结果。也就是说,书生本身背负着家族的使命,要是考中了,就会为家族办事,把家族中的人提拔为身边的亲信。家族有事的时候,官员一定要带头去办,即便饥荒的时候,官员也要带头去为家族募集粮食。毕竟,书生赶考成功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于是,书生要始终为家族提供福利,还要无偿为家族服务。也就是说,书生考中之后,并不代表他自己飞黄腾达了,而是代表他背后的家族有了权势,办事比较方便了。于是,考中之后的书生在官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以免弄不好被罢免了官职。要是被罢免了官职,书生的一辈子也就完了。被重新启用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官员会站队,一入官场就站在了实力比较庞大的一派队伍里,和他们有银子方面的来往。只要成了利益链条上的一环,就不怕皇帝降罪了。上有保护伞,下有一帮家族兄弟组成的打手集团,到哪里都能把事情办好。要是像清官海瑞一样,一般都会被弹劾,甚至家里过年都吃不上一顿肉。
要是书生读书好多年,考试的时候考不上,就比较悲惨了。科举考试就是一场智力和能力的比拼。权贵们有钱,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比较优秀的教育,等到科举考试前夕,可以通过内部关系透露一些考题,甚至可以搞一些夹带、替考的事情,当然,并非都是如此,等到朝廷抓得比较严的时候,权贵们就不敢肆意妄为了。但大多数时候,考试没有暴露过夹带和替考的事情,并非没有,而是有————监考官员早就提前收了银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也就是说,考试不是没有作弊的,而是官员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与稳定,故意不报,也就轻松放过了很多作弊的考生。对于一般人来说,科举考试就是人生鲤鱼跃龙门的最好时机。考试能考中当然好,要是考不中,就得再等三年。考个秀才容易,再往上考就不太容易了。宋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三十岁考中明经就算是老的了,而五十岁考中进士还算年轻的呢。范进六十多岁才中了举人,欢喜疯了。虽然是小说,但可以反映现实。
科举考试的淘汰率很高,以至于很多书生平时用功,考试的时候并不能超常发挥,以至于名落孙山之后,自觉无颜面对家族父老,就在外面游荡,不敢回家,有的甚至“自挂东南枝”。上吊自尽了。为了科举考试而自尽的书生并不在少数,只是没人统计罢了。很多书生考了一辈子,也没有考中,却耽误了一生的光阴。要是用这一生的光阴去经商,不早就赚了钱吗?其实不然,当时是农耕社会,对商业不重视。商人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还到处被盘剥,要是翻了船,折了本,也没人管,被土匪山贼劫了货物,也要自己负责,官府根本不管。于是,商人们要自生自灭,要是书生转行做了商人,一般情况下会赔钱。他们读的是圣贤书,还没有转变为奸商,不会商业思维,当然要赔本了。
考中之后的书生会迅速适应官场,学会官场那一套迎来送往的规矩,不但要给上级送银子,而且要提拔家族内部的成员,组成牢固的利益统一体。于是,官员就成了代表家族利益的有出息的人。他们要重建人生的信仰,而不能像原来读书一样修齐治平了。有银子才能办事,没银子就只能被人排挤。于是,他们要巧立名目,损公肥私,还要善于“捂盖子”、“打棒子”,成为一个地方不容置疑的权威。如此一来,官员就成了脱离老百姓的纯粹的统治阶级,而不是以前要以天下为己任的书生了。
能够获得书生读书资格的人比较少,是家庭世代累积的结果,而赶考的书生考中的又比较少,考中之后会做官的比较多。如此一来,古人要想做官就变得非常不容易,统治阶级不会轻易放开口子,让一介书生跻身统治阶级,而是会让他们经过层层选拔,才能进入。而读书人多如牛毛,考中的凤毛麟角。也就难怪考中之后的书生们迅速蜕变,成为被官场酱缸染黑的一员了。
责任编辑:
标签: 统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