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远征三次扑空,朱棣为何执迷不悟?探索历史背后的真相?-世界热议
洪武二十一年,明朝大将蓝玉率领明朝大军二十万远征蒙古扑鱼儿海,大败元军。 大明这次重创蒙古之后,北元彻底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从而分裂为三个部分,鞑靼,瓦拉和兀良哈。如此支离破碎的蒙古,想要对大明朝有绝对的威胁,已经不太可能。只是在边境有些小打小闹的抢劫活动。
(资料图片)
然而,面对这样的小打小闹,永乐大帝朱棣却兴师动众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远征,其规模之大,动员资源之多,耗费民力之惨烈,远胜于当年的汉武帝和隋炀帝。但是汉武帝之后,匈奴的确是越来越弱,最后到了东汉时期,终于被大将窦宪所灭。隋炀帝远征高句丽之后,高句丽也是国力日趋衰落,最终被薛仁贵所灭。但是,我们的永乐大帝,五次对蒙古三次大规模用兵,但是蒙古对明朝边境的侵犯并没有减少,甚至十几年之后,还爆发了土木堡之变,大明的皇帝被俘虏,整个国家也差点倾覆。 问题来了,朱棣的这五次远征,真的像他自己说得那样“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朱棣五次远征草原,究竟打得怎样?
首次远征草原,打的是蒙古的鞑靼部的雅失里和阿鲁台。对于这次的远征,明朝正史的记载是:本雅里带着七个侍从骑着马仓皇逃跑,阿鲁台被惊吓得从马上掉下来,带着家属远遁到草原深处。而明军也因为这个仗打得太激烈,又渴又饿,后勤辎重上不来,于是才罢兵回朝。但是我翻阅了很多史料,都没有记载鞑靼究竟损失多少兵马,被俘虏多少人。明朝计算军功的方式,和现在的绩效计算一样,就是看你能砍多少人头。一个人头有几两到五十两不等,依据敌人难度而言,像蒙古的就一颗人头五十两。而这次战斗记载,却没有记载人头数,看来的确是数字不好看,不愿意公布。
第二次远征是攻打瓦剌,明史记载是“杀其名王以下数千人”剩下的基本都逃跑了。但是,随军出征的笔录记载:双方对峙很长时间,明军的伤亡也是非常大,很多明朝的指挥使都死于战斗中,子最后因为形势比较危机,还是皇孙朱瞻基劝说朱棣赶紧走,要不然会有被包围的危险,朱棣才班师回朝。由此可见,这次的战役,要是真的继续打下去,究竟谁赢谁输,还真的说不清。第三次远征:由于没有见到敌人,朱棣在草原浩浩荡荡地搞了个武装大游行。朱棣很生气,于是把一只臣服于大明的兀良哈给打了一顿,你说兀良哈倒霉呗!
第四次远征:继续游行
第五次远征:还是武装游行,而且这次朱棣还死在游行的队伍中。
五次远征,三次没见到敌人,两次都是打得有点模糊不清。
远征的代价
从明军五次远征漠北的战果来看,效果非常有限。然而明朝正史记载的“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这八个字,显然吹牛的成分要大于实际的含量。在《明太宗实录》《前北征录》《北征记》《鸿猷录》中都有详细的记载,由于明军大部分都是步兵,在沙漠上和蒙古的骑兵作战,其实非常的吃亏。再加上,沙漠,草原上恶劣的气候,以及饮用水和食物的匮乏,使得很多的明朝士兵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剑下,反而很多的都是饥冻而死。不但士兵损失如此,战争对国家经济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比如第三次远征,明朝就动用了民夫二十三万五千嗯,驴调用了三十四万头,车调用了十一万多辆,运送粮食三十七万担。
为此,当时有官员上书朝廷,说皇帝如此大规模的运兵,使得国库损耗空前巨大,让民众不堪其苦。史载“丁男疲于力役,妇女困于耕耘,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可以说,朱棣当政时期,七下西洋,远征安南,五征漠北,基本上都是大手笔,然而对于国家民生的事情,这个朱棣是一件都没做。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防备蒙古,就沿着长城设立了九个边防重镇,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九边。除了九变之外,明朝还设立了大宁卫所,开平卫所,东胜卫所。这三个卫所,把守重兵,配备当时明朝最为先进的火器,是明朝防御的第一线,九边是第二线。然而因为朱棣时期,因为远征消耗巨大,九边之外的三个卫所,已经没有办法在维持,只能弃守。为以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
朱棣的心结朱棣在“靖难之役”之后,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极端的恐惧。无论他怎么辩解,怎么说明,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他的皇位是不合法的,是靠造反得来的。毕竟,朱允炆作为皇帝既没有过错,也没有德行上的问题,他是朱元璋按照最符合儒家礼法所选定的继承人。朱棣不但违背人伦,要杀自己的侄子,还大逆不道地造反了,这样“篡位”的乱臣贼子的名声,像一个诅咒时刻折磨着朱棣。
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是合法的,是真正的天选之子,九五至尊。只有一个办法能证明自己是对的,那就是对狄戎的讨伐。
中国自周朝开始,就一直面临着北方游牧的威胁。而能征服北方的强敌,就足以证明自己是英武之主。比如像周穆王远征鬼方,秦始皇击溃匈奴,汉武帝远征漠北,宋太宗灭了突厥,都是一代英主,光耀千秋。于是朱棣才会远征蒙古,不畏惧严寒,五次征讨。他要向世人说明,自己绝对有这个资格当任九五至尊。因此,在远征的时候,朱棣每到一处,都会像如今的人们一样,拍着自拍照,再配上一句岁月静好的文案,发个“盆友圈”。不过朱棣的文案写的的确是有点霸气,在擒胡山上留下的文案是“一扫胡尘,永清沙漠”,在清流泉的时候,留下的自拍文案是“山高水清,永彰我武”。他一心想要统一长城南北,恢复汉唐疆域,成就他汉武唐宗的梦想。但是谁能想到他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后代子孙,几十年之后,一个年轻人也学他的曾祖父御驾亲征,结果差点让大明提前一百多年说拜拜,也是朱棣没有想到的吧。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