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一线行走)-每日观察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努力挖潜,激活内生动力。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帮助村民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王书记,今年我家冬萝卜长得好,又能卖个好价钱了!”走在贵州省平塘县卡蒲乡新关村,成片的田里满眼翠绿,村民王菊花见到我热情地打招呼。
可在以前,由于不懂科学种田,村民收益很不稳定。2020年10月,我们深入新关村调研后,发现村里耕地属沙壤土质,深度在20厘米以上,适合种植产量高的冬萝卜。学校可以派出专业团队,帮助村民科学种植、打开销路。
(资料图)
“以前习惯了种油菜、葱蒜,现在改种冬萝卜,我们哪里懂啊?”“产量高就不一定好卖了。”听了我们的建议,不少村民心存顾虑。
为了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我们和学院食堂联系,拿出5万元做预购款,包销新关村冬萝卜。学校又组织党员、校工、农学专业的老师同学,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种萝卜,“播种前要先把种子晾晒约3个小时”“幼苗生长期要少浇水,生长茂盛期才能多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季冬萝卜丰收了。
我随即组织大学生营销团队到村里开展直播带货,助推“黔货出山”。第一年种冬萝卜的王菊花卖出9000多元,高兴得合不拢嘴。那些观望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表示明年要改种萝卜。
乡村振兴路上,老乡们想要增收致富,可常常因为缺乏种植技术,不敢轻易尝试。学校师生懂技术、会营销,但往往缺乏实践机会。通过“校农结合”平台,老乡们增加了收入,学校也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双赢。
眼下,新一季冬萝卜就要上市。看着村民在田间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感慨,乡村要振兴,除了外力帮扶,更需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努力挖潜,激活内生动力。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把现代科技的种子播撒进广袤的田野,帮助村民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作者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6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