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长征中红二红六军团最为激烈的六甲阻击战
(相关资料图)
1936年4月9日,红二、红六军团在云南省寻甸县六甲地区发起了六甲之战。此战不仅打破了国民党企图将红军“消灭在功山以南、普渡河以东”的计划,更重要的在于为红二、红六军团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在川康地区顺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出其不意,抢占先机。1936年3月30日,红军总部给红二、红六军团发来电报,要求其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一同北进。根据红军总部指示,红二、红六军团决定在昆明以北渡过普渡河,而后“争取在元谋北渡金沙江”。但是,红军抢渡普渡河的战斗并不顺利。4月8日,红二、红六军团从普渡河战场撤离后,拥挤在南北长不到50公里,东西宽不足10公里的柯渡、可郎的狭小地域内。此时,除北部国民党军4个团的兵力外,滇军第7旅2700余人已经从寻甸县城出发,紧紧跟随红军而来,妄图一举将红军消灭在功山以南、普渡河以东。红军面临被合围的危险。
为了掩护部队安全西进,贺龙总指挥命令红6师师长郭鹏率部原路返回,在六甲阻击尾随的滇军第7旅。贺龙强调:要狠狠地敲,只有把滇军打疼了,才能使他们不敢狂追。六甲阻击战成为关乎全局的重要战斗。
红军前卫部队红18团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一口气狂奔20多里山路,最先到达六甲。4月9日上午9时,当红军进入六甲石蜡坨垭口时,发现滇军第7旅的先头部队正在上山,红18团团长成钧、政委杨秀山在仔细观察了敌情后,决定1营、2营分别抢占垭口北、南部山冈,构筑第一道防线夹击敌军。滇军第7旅旅长龚顺壁认为红军早就向西而去,毫无防范之心,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在六甲遭遇红军。战斗打响,红军尖兵连居高临下,率先开火,消灭敌军大半,没有准备的滇军被打蒙了,连滚带爬向山下撤退。与此同时,赶到战场的红17团在六甲贾白山南侧主峰建立了第二道防线,红16团则在北侧山峰控制制高点。
迂回配合,稳固阵地。突然的袭击让敌军措手不及,但回过神后,滇军马上组织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左右对进,中间突破,向垭口正面发起冲锋,顿时红军阵地上火光四起。红军战士借助密林、山崖艰难地阻击敌军。
红16团驻守的北侧高地易守难攻,在红军战士的英勇抗击下,敌军伤亡惨重,并未取得预期目标。于是滇军改变作战方向,向红18团构筑的第一道防线发起猛攻。红18团坚守在阵地上,打退了敌军一次次的进攻,战斗激烈之时,双方甚至展开了肉搏。关键时刻,杨秀山率领1个营的部队从侧翼出其不意插入敌军队伍。滇军顿时大乱。成钧见此情景,率部冲向敌阵,将敌击溃。战斗中,红18团2营营长壮烈牺牲,杨秀山及6连指导员负伤。
这时,隐蔽在山口北侧的一股敌人企图通过大路侧击红军,成钧、杨秀山部将腹背受敌。危急时刻,驻守北侧山地的红16团团长顿星云对身边警卫员说:“去报告师长,就说我冲进去了!”随后带着两个连,迂回至敌军侧翼。一阵猛烈拼杀后,滇军溃败。
此时,从昆明飞来了三架敌机为滇军助战,由于敌我双方的地面部队距离很近,阵地交错,敌机不敢贸然投弹,只能无功而返。红16、红17、红18团凭借各自阵地相互配合,迂回作战,阻击敌军,战至4月9日下午1时,滇军被赶到了山脚,郭鹏遂下令部队回守原阵地,加固工事,准备迎接敌军反扑。
军民鱼水,重创敌军。红6师指战员经过几天的连续急行军和作战,部队十分困乏,又累又饿,郭鹏便让人到附近的寨子里找吃的。由于红一方面军曾经路过这里,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作风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听说红军没有饭吃,许多百姓纷纷把锅里刚做好的饭端了出来,甚至还冒着枪林弹雨给前线红军送去。吃了群众送来的饭菜,红军指战员又有了劲儿,情绪更加高昂,纷纷表示要坚决完成掩护主力部队的任务。
4月9日下午2时,敌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了十几次冲锋,均被红军击退,但红6师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直至弹尽粮绝,阵地空隙越来越大,而滇军的增援部队却不断赶来。为了减少伤亡,下午3时,郭鹏不得不命令红18团撤离石蜡坨阵地,退守贾白山南侧主峰,与红17团共守第二道防线。敌军以为红军此举是溃败的迹象,于是会同增援而来的滇军一个旅的部队发起了总攻。红军利用地形地物阻击蜂拥而来的滇军。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指战员枪里的子弹已经打光了,红军各连排阵地前,已经与滇军展开了冲杀和肉搏。鏖战至傍晚,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战斗陷入胶着之际,贺龙派出的红5师增援部队突然从滇军背后发起攻击,第14团直插敌指挥所,滇军始料不及,顿时慌了阵脚,红6师迅速组织反击,我军前后夹击,滇军大败,纷纷溃退。红军取得了六甲之战的胜利,顺利完成了阻击敌军的任务。
六甲之战是“红二、六军团长征中最为激烈的一次阻击战”,红军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重创滇军,歼敌近千人,此后滇军不敢再对红军紧跟追赶,为红二、红六军团佯攻昆明挺进滇西、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在川康地区顺利会师奠定了基础。贺龙高度评价六甲之战:没有你们这一场苦战,全军(第二方面军)就没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