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前沿 >

【新视野】零点有数:从信息化到智慧化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之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来源: 零点有数 时间: 2022-08-27 19:39:49

图源 ©摄图网


(资料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以观众为核心,以提升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位目的,选择了从感知博物馆到智能博物馆,再到最终建成智慧博物馆三步走的实现路径。其建设原则是: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核心,在标准规范保障体系、运维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下,进行标准指南、基础设施设备、感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观众服务能力建设,从而实现业务管理、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活化利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一期工程历时1年,于2018年5月投入试运行。

第一,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定了包括《文物信息共享平台技术标准》《文物信息交换平台技术标准》《文物信息服务专用设备技术标准》《文物信息系统安全指南》等在内的十个标准规范,确保了项目中数据接口规范、交换规则,以及网络体系方法等能够得到统一,能搭建适合博物馆需求的整体软件架构体系,设制通用的数据资源格式。

第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为了有一套稳定运行的环境,构建了:1、全新的全光网络传输体系,包括设施设备网、办公管理网、公众服务网,并通过安全控制网关实现了三张网“物理隔离、逻辑互通”;2、博物馆私有云平台,建设了云计算硬件平台和文博专有云资源平台,构建了公有云和行业私有云相结合、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文博多级云平台基础设施,等等;3、风险管控指挥体系,对全馆基础设施设备、藏品存放情况、消防安全设施、展厅温湿度、工作人员,以及观众等进行统一的态势呈现,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及时预控,提高了安全隐患检查与排查能力。

第三,感知能力建设,一方面体现在搭建覆盖全馆各个领域共22个业务系统群,并进行有机集成,完成对博物馆内部工作状态的感知,另一方面体现在实现对全馆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管、控,构建由多个技术组成的智能安防管理系统,打造一张覆盖博物馆公共区域的人流感知网,此为对外感知能力。除此之外,还建设预防性保护系统,形成文物环境监测体系。

第四,大数据分析能力建设,通过对人流、保存环境、业务数据,以及管理信息等的分析,形成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信息、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

第五,观众服务能力提升,结合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全景技术等技术手段,大幅度提升了展览展示效果,如结合增强现实技术与室内定位服务打造AR智能导览系统,利用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打造“白鹤梁水下博物馆VR体验项目”和“老地图老重庆MR体验项目”。

图源 ©摄图网

除了以上已经投入使用的一期项目外,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建设规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即近期阶段,实现建设感知博物馆的目标,第二步是中期实现建设智能博物馆的目标,第三步长期来说实现建设智慧博物馆的目标。

责任编辑:

标签: 保障体系 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