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动态丨在汛期,一座城市如何应对一场降雨?│幸福大街对谈19
北京进入主汛期,降雨和防汛考验着城市运行。从目前来看,今年汛期极端天气频发,尤其是强对流天气,已对局部地区造成气象灾害。汛期来临,我们能做些什么?一座城市应该如何应对一场降雨?为什么有时候预报、预警都发了,雨却没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北京市水文总站预报科副主管高强新走进新京报“幸福大街对谈”,聊了聊“七下八上”主汛期市民关心的那些事。
如何减少降雨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高标准建设排水管网,预报预警联动响应
在汛期,短时强降雨将给城市交通、民生保障带来影响。根据高强的经验,当北京到了“七下八上”主汛期时,局部地区常常出现短历时、高强度的降水,城市低洼地区可能发生积水内涝。
为应对城市内涝,北京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甚至部分管网高于国家标准建设。近年来,北京在多处易发生积水内涝的区域修建了蓄水池、强排泵站等设施,进一步缓解积水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但如果出现超量级的短时强降雨,部分路段仍有可能出现积水。所以日前我们发布了积水内涝地图,建议市民下雨时避免前往这些区域。”高强说。
积水内涝地图是一种可能性的预判,在汛期,与之有相同作用的还有预报预警。每当北京有强降雨天气,暴雨、雷电预警,山洪、城市内涝预警等便会随之发布。
高强介绍,6月1日入汛以来,北京市水文总站根据气象预报开展水库、河道以及城市防洪准备,制定了多种场景下的城市降雨预案,以更从容地应对更大降水过程。而在日常工作中,北京市水文总站主要针对洪水、山洪及城市内涝三个水旱灾害主要险种开展预报作业,并适时向社会发布相关预警信息。
夕照寺排涝泵站最下层的调蓄池内有三台抽水泵,可将调蓄池的雨水抽升,使雨水最终排至护城河。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预报预警为何时常面临“狼来了”的窘境?
天气预报还做不到100%准确,但预警一定要有提前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灾害预报水平逐渐提高。然而,预报预警却时常面临着“狼来了”的窘境,常有市民吐槽“等雨等了个寂寞”。为什么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会落空?
朱定真表示,天气预报现在还做不到100%准确,特别是对于突发的小尺度天气。因为针对小尺度天气的观测网站相对稀缺,加上突发性天气发展得很快,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就开始影响,从监测到预报需要时间,所以就会出现天气状况难以捕捉的情况。
为避免漏掉突发天气,气象部门会根据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大背景,用相对宽泛的预警来提醒公众。比如“今天傍晚到夜间”有强对流天气,这个时间段请大家做好防范,但没办法具体说明几点几分、在哪一个街道会出现强对流天气。
朱定真回忆,北京曾经有过比较重大的预警,提前了较长时间采取防范措施,但市民等了半天,却还是风平浪静;或者有时候气象预警发布了,有的地方倾盆大雨,而有的地方却雨很小、甚至没雨。“实际上,政府对于灾害性天气的防范是以减少人员伤亡为目的,所以预警必须要有一定的提前量,预报范围也会相对宽泛,让相关部门尽早采取措施,把损失减到最小。”朱定真说,“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提前预防比事后补救更有意义。”
对于预报预警信息的准确性问题,高强坦言,“以北京这两年对降雨的应对来看,我们一旦发了预警,全北京都是一个‘等雨来’的状态。”他表示,在发预警之前,水务部门内部也开了很多会,讨论如何寻找一个平衡,“既能防范风险,又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攻克的一个课题。”
7月27日,小红门路,外卖员骑行通过涉水路段。 当天,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如何平衡预警响应和公众影响最小化的关系?
尽量提高准确率,同时需要积累更多案例研究
预警信息需要提前发布以最大程度保障安全,同时又要最小化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如何权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朱定真认为,这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一方面气象部门自身要尽量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案例积累并加以分析研究。他进一步解释,“因为突发天气的出现是小概率事件,给我们研究的案例相对较少,在预报能力的提高方面能得到的资料也就比较少,所以我们需要逐渐积累,从而找到一个预报预警的平衡点。”
“但不管怎样,预警的提前量是必须的。”朱定真举例说,下大暴雨时山区里的人一定要撤出来,如果只提前一小时预警,就会来不及。所以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必须要提前预警,提前禁止人员进山,同时通知山区人员撤离,“这虽然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但从保障生命安全方面来讲是值得的。”
高强表示,水务部门也是在不断地进行技术摸索,同时与气象部门配合,尽可能延长从预报到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让人民群众和各部门管理单位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我们有句话叫‘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此外,预报预警也需要各部门配合,形成一个完善的协调机制。当专业部门发出预警后,在政府主导下,其他各部门便会联动起来,不同灾种启动不同应急预案。
“气象预报的初心就是报准、报细,为百姓、决策者服务,为各行业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反馈来修正预报,包括预报思路、关注重点等,需要互相磨合。”朱定真介绍,针对重大的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部门之间也经常会不定期进行会商,对彼此关切的问题、可能的天气变化等进行交流。
高强也表示,从防汛角度来说,水务和气象部门是有专门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的。不光是水务部门,交通、住建、文旅等部门,以及各区的分支机构都会联动起来,“各专业部门和属地政府紧密织成了一张防汛网”。
7月3日,北京突降大雨,大兴南海子公园北环路被淹,公园工作人员与北京排水集团应急抢险人员处理最后一处积水。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公众看到预报预警信息后该怎么办?
正确理解预警信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去年8月,受强降雨影响,海淀区旱河路铁路桥下出现短时严重积水,一辆小汽车经过该路段时被困,车内2名被困人员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遇难。
汛期常有暴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为提醒公众做好防范,各防汛部门会发布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预警,对此公众应该如何反应?
朱定真认为,公众确实需要一些预报预警信息的科学普及,平时也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防灾减灾知识。“一般来说,我们发气象预警了,那就是一种强烈的提醒,公众要注意。如果有外出需要的,那看到预警后能不能终止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能不能避开那些有积水的路段?”朱定真说,有些人可能抱有侥幸心理,但是一旦发了预警,希望大家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去理解其重要性。
除了气象预警之外,还有一些风险预警也同样需要注意。目前,北京市水务部门以气象预报为基础,开展灾害风险预报及情势研判,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发布洪水、山洪、城市内涝风险预警。三项预警均采用“四色预警”模式,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等级。“等级越高,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就越大。”高强说。
他以城市内涝预警为例,“蓝色对应的积水深度是15-27厘米,人基本上能蹚过去,但如果积水深度超过27厘米,水就可能会进到汽车排气管里,造成熄火。黄色预警的水深在27-40厘米,这时候车很难通过,人在40厘米深的水里行走也会有较大风险。而橙色和红色预警的情况则完全不建议进入积水区。”
高强提醒,如果城市内涝预警变成橙色,能绕路就绕路,不要接近积水区域。“积水并不是一汪死水,它可能会流动,人在里面是站不住的,非常危险。”他建议,如果开车时被困在积水里,第一时间要从车里脱困,前往地势高的地方避险。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吴婷婷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责任编辑:
标签: 幸福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