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大屠杀遇难者国际纪念日,“幸存者之歌”在沪揭幕
1948年,在十六铺码头船舰的甲板上,7岁的迈克·麦德沃同父母一起,依依不舍告别曾张开双臂庇护他们的上海,启程前往美国。
这位在上海出生的迈克·麦德沃,日后成了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制片人,其担任制片人的作品曾八次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包括《飞越疯人院》、《沉默的羔羊》、《雨人》、《费城故事》等。
74年过去了,挥别上海的这一幕,一直定格在迈克·麦德沃的记忆中。这一幕,也成了大型铜铸雕塑《幸存者之歌》的创作灵感。该雕塑的揭幕仪式于1月27日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
1月27日是联合国大会决议设立的“缅怀大屠杀遇难者国际纪念日”。当天,一系列纪念活动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万多名犹太人逃离被纳粹占领的欧洲,来到上海寻求避难。上海成为了拯救数万犹太人生命的诺亚方舟。
雕塑揭幕
1月27日上午10时,原创大型铜铸雕塑《幸存者之歌》揭幕仪式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来自以色列等多国驻沪领事机构代表及夫人、中外民间友好人士等80余人出席。
在揭幕仪式上,雕塑创作者——留俄著名雕塑家吕旗彰介绍了铜铸雕塑《幸存者之歌》的创作灵感。
雕塑创作者——留俄著名雕塑家吕旗彰在雕塑揭幕仪式现场
据介绍,这件雕塑创作灵感来自于作家贝拉的同名小说《幸存者之歌》。小说以好莱坞制片人迈克·麦德沃一家二战时期在上海的真实生活为原型,讲述其父亲大卫与母亲朵拉在上海恋爱结婚,并在艰难动荡的岁月中,努力奋斗实现上海梦的故事。
“雕塑创作中,主题的选题很重要,和贝拉老师商议后,我决定以迈克一家挥别上海作为创作主题。”吕旗彰说。
为什么是挥别上海而不是来到上海的这一幕呢?
对此,吕旗彰解释说,当挥别上海时,迈克一家与上海已经有交集、有情感,这些漂泊异乡的犹太人已经把上海当成了温暖的故乡,“这样一来,人物的内心表达也会更丰富些,像父亲大卫,他对上海恋恋不舍,又对即将在美国开启的新生活充满向往,体现了他坚强、勇敢的性格;母亲朵拉饱含热泪,一边和上海飞吻道别,一边把手搭在迈克肩头,安慰他;小迈克因为要离开朋友、离开上海而闷闷不乐;小女儿则还不知道离别的忧愁,学着大人样挥手告别……”
据吕旗彰透露,当把雕塑设计草图寄给迈克·麦德沃时,对方十分满意,“他说很真实。”
这个雕塑让朵拉“回到了上海”
说起这件雕塑,出生于上海的作家贝拉在揭幕仪式现场心绪难平。为了创作《幸存者之歌》,贝拉曾多次赴美造访朵拉,获取一手史料。
贝拉在雕塑揭幕仪式现场
“迈克一家对上海感情之深,让我深受触动。我每一次到他家做客道别时,他的母亲朵拉都会拉着我的手,让我不要走,带她一起回上海。在95岁离开人世之际,在半清晰半迷糊中,朵拉一直念叨的一句话也是,‘带我回上海’。现在,通过这个铜像雕塑,我带朵拉回到了上海,而且一直留在了她心心念念的上海。”贝拉说。
作家贝拉与迈克结识于2010年。那一年,迈克应上影集团之邀,筹拍贝拉关于二战犹太人题材小说的电影——《魔咒钢琴》,两人因此相识。
迈克向贝拉述说了自己与上海的情缘:自己1941年出生在上海,父母也是在上海相识相爱的,他还告诉了贝拉父亲大卫在上海早期电话公司的职业经历。
一直关注“犹太人在上海”题材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贝拉深受感动,打算以迈克父母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创作小说。为此,她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研究,查询到大卫供职上海美商电话公司时期的档案资料,还造访了大卫一家在上海时的故居,最终耗费5年时间,写成了《幸存者之歌》。
这部作品被学者、媒体与读者称为上海版《乱世佳人》,展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以及中、犹民族面对苦难时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大爱精神。
一系列纪念活动
据介绍,1月27日揭幕的《幸存者之歌》雕塑之后将移至虹口区白马咖啡馆门前永久展示。
除了铜像揭幕仪式外,1月27日下午,《V4国家摄影师视角下的当今犹太文化》图片展也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启动。
据了解,该活动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与匈牙利驻沪总领事馆合作推出。V4国家即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是由匈牙利、捷克、波兰和斯洛伐克四个国家组成的次区域组织,在二战中这四个国家的大批犹太人惨遭德国纳粹屠杀。
本次展览由四国联合参与,展示40幅当代摄影作品,介绍部分大屠杀遗址及当代犹太文化等,计划展出一个月。
此外,1月27日晚至1月28日凌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将与以色列驻沪总领馆合作举行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主题投影活动,将“We Remember(我们铭记)”字样投影在纪念馆的建筑外墙上。据了解,以色列驻各国使领馆也将同步举行投影活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