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前沿 >

蓄能高质量 跑出“十四五”开局加速度 ——保定国家高新区推动产业升级提速高质量发展观察

来源: 中国河北 时间: 2021-12-22 10:31:55

保定高新区,距离雄安新区最国家级高新区,保定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

  这里拥有全市四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2020年,该区在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47位。

  当前,即将迎来而立之年的高新区,正在进入经济提质升级攻关期,探索形成了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为主导,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补充的“2+N”高新技术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十四五”开局势头强劲。

  发展有质量: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从新经济中挖掘新机遇

  驱车穿行高新区,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与活力:挥舞的机械手臂、忙碌的智能生产线、高精尖的科技产品、现代化的管理……在高新区企业里看到的场面,更新了人们对于制造业的印象。

  国家高新区要发挥新经济发展“试验田”作用,以新经济理念引领区域创新生态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20年前,当气候变化、能源转型,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业突起时,高新区就已经在探索绿色经济、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了全国前列:1999年,中国首个3兆瓦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落户英利集团,进驻高新区,开创了中国商业化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先河;2006年,保定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打造“中国电谷”;2010年,首个光伏领域的国家级研发台——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高新区……

  经多年积累,高新区目前在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六大产业领域保持集聚态势,形成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优势:

  光伏装备制造继续保持国际影响力,拥有世界领先的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研发、制造、应用完整产业体系,龙头企业英利集团逐渐企稳;

  风电装备制造保持国内领先,形成以国能联合动力、华冀风电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涵盖风电整机、叶片、控制系统等关键产业链条;

  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发展,在电力生产、输配、消费各环节集聚了一大批涉电企业,天威特变、风帆股份、四方三伊等企业持续保持创新、规模与市场优势;

  ……

  还记得,2015年1月16日,中国电谷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暨院士工作站在保定市成立,中科院半导体所、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四方代表共同签署战略协议,成为保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今,同光晶体年产10万片直径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已经在涞源县投产,完成从研发到规模量产的成功跨越。

  目前,24家挂牌上市公司、350余家涉电企业扎根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见证着高新区在高新产业版图中从拓荒到领跑的转变。

  创新有能量:

  构建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示范区,抢占战略高地

  科技创新作为高新区的灵魂,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目前,保定·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深圳湾创新广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新区的三大创新台支撑。

  “我们在台帮助下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入对接、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品在设计、计算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企业、保定市玄云涡喷动力设备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说,2018年销售收入约为96万元,2019年就达到了1243万元。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重心由交通、产业、生态三个率先突破,正在向区域产业链集群、协同创新等方面一体化转变。

  “高新区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已经形成‘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紧密跟进,战略新兴企业不断涌现’的梯次发展模式,实现从制造中心向研发、技术、检测中心跨越升级。”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保森说,将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全力构建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示范区。

  “这块陶瓷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高散热氮化铝陶瓷基板,主要用于5G、高铁、新能源汽车等大功率的高频封装器件。”中创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健,指着一块厚度比指甲还薄的陶瓷片介绍,这是公司将北京科研成果在保定落地转化的第一款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2倍多,达到444家,省级以上“双创”台达122家。

  作为创新驱动重要智力资源,高新区与华北电力大学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校地合作之路,其中突出的是:聚焦创新、构建台、双向服务。

  总投资2.87亿元的保定大学科技园是河北省首家地校共建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已有112家华电创业企业或团队入驻,华电硕士及以上高端人才有173人。

  今年,保定·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园启动建设,成为北京中关村首次在京外投资运营的产业实体。同时,高新区与深圳湾科技公司合作,共建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吸引了IDG亚洲产业育成中心等9个项目签约入驻,正在成为该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

  引领有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催生企业成长的优沃“土壤”

  在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看来,“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具体细节。”

  对于这一点,世界500强企业的持续看好,最能说明问题——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6家。

  其吸引力除了国家战略驱动,更在于强大的软实力: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

  年来,高新区快马加鞭兑现企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及团队的扶持力度,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协调发力,形成系列典型经验:

  ——科技创新超市线上、线下服务台相继运营,汇聚全国顶尖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产业供应链服务、金融服务产业资源,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连续4年成功举办高新区双创大赛,储备了一批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吸引了一批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等院所的科技成果落地;

  ——获批国家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制定了覆盖企业从科技研发到产品上市的十项全流程保险产品,促进科技金融融合;

  ……

  尤为可贵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区不仅将关注点聚焦单个企业,而且从一家企业延展至一个产业,再放大至一片区域,使“高质量”成为区域共同方向和目标。

  “8年来,同光晶体聚焦突破了三件事。”同光晶体副总经理王巍说,一是攻克高纯碳化硅原料合成、缺陷控制、杂质含量、产品优良率等关键核心技术;二是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高起点与国家和省重大项目衔接;三是持续在聚集人才、台搭建方面出实招集聚优势资源。

  2021年数据显示:高新区深入实施科技计划专项,立项省市级项目38个,获得超3330万元资金支持;对11家技术创新台、15家创新创业载体、560家企业予以表彰,奖励资金达2370万元;发放科技创新券496万元,兑付273万元;通过“雏鹰企业培育计划”,为18家中小企业发放专项资金500万元。

  如今,新时代、新目标之下,市委书记党晓龙到高新区深入调研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守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初心,牢记“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的使命,在推动保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以此为定位,高新区以新战略、新作为盘活发展棋局。

  高地高质量,新区开新局——“十四五”时期,随着巩固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保定试验区等重点工作渐次落子,高新区产业培育的根基将更加稳固……一座覆盖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国际化产业新城,正加速兴起。

标签: 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