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环卫自动驾驶的VC,等着变现了-世界焦点
商业化兑现前期,玩家跟机构还有机会吗?
6月,在一家自动驾驶企业的最新轮融资上,一家具有国家队背景的机构通过2-3月的观察,便做出了投资决策,成功PK掉其他产业投资人和PE机构,成为了这家企业此轮唯一的投资方。
(资料图)
无独有偶,同年,一家传统产业资本的董事长也踏入了另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的大门,抱着强烈的智能化转型需求,前后接触不到2个月的时间,便抛出了橄榄枝。
有意思的是,与往年自动驾驶投融资聚焦在高速开放场景不同,这两笔投资交易都发生在低速特定场景,而且都是环卫自动驾驶。
随着VC们对商业兑现的需求提速,投低速投细分成为了自动驾驶的又一趋势,而现在环卫自动驾驶显然撞上了投资人的心巴。
01
自动驾驶,投资逻辑变了
环卫自动驾驶被资本关注,其实跟高速开放场景进展不及预期及资金面逐渐收紧有着一定联系。
2015年,大量无人驾驶初创公司诞生,行业热情和项目估值水涨船高,创投圈无不把目光投向开放高速场景,直至2018年,随着自动驾驶行业开始出现悲观和质疑的声音,为数不多的企业和VC才关注到环卫。
彼时的环卫自动驾驶赛道,用创世伙伴资本合伙人聂冬辰的话说,只能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整个赛道处在水下位置,没有太多人关注。当时在行业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投高速还是低速,什么场景最合适,各家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当时基于从L0到L4这些不同级别,行业划分出了高速和低速的差异。基于高速对技术、数据、算力的要求很高,包括实施之下政策导向的不明朗,我们认为低速场景在短时间之内更容易产生一个大规模适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快速规模化商业落地。”
2018年,一个低速无人驾驶公司进入了创世伙伴CCV的视线中,他们率先提出了将环卫作为低速无人驾驶落地的应用场景,这就是当下环卫自动驾驶赛道第一梯队的酷哇机器人。
当时,创世伙伴资本创始合伙人周炜预判,酷哇机器人对自动驾驶的理解和在该领域展现出来的技术水平是其行业壁垒,能把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并在全国完成快速拓展。
也就是这一年,创世伙伴资本携手软银中国投资了酷哇机器人1.35亿元B轮融资,算是拉开了环卫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的赛道篇章。
但对于当时的自动驾驶创企来说,环卫更像是一个早期阶段性的尝试,存在不确定性,对于资本来说创业故事也不够性感。
直至2020年,Waymo、Cruise 、Nuro等一众自动驾驶玩家迎来投资热度升高后的大丰收后,头部企业可以靠烧钱烧出技术突破跟商业化的乐观预期开始遭遇现实捶打,处于市场预期炒作的投资逻辑开始失灵,追逐商业化的企业和VC才注意到特定场景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第一波超预期阶段,投资人更多看团队够不够优秀,有没有比较好的战略方支持、背景如何、故事讲得够不够好、市场空间够不够大。那么第二波机会下,资本更关注商业闭环,需要企业通过收入交答卷,去算其商业模型和实际客户进展。
相较开场场景下高速自动驾驶的遥不可及、难落地,低速特定场景对于VC和创企来说,更像是在技术不够成熟、且有较大限制下,能实现商业闭环的赛道选择。
在快速接触市面上环卫自动驾驶相关标的后,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发现无论是技术进展、供应链成熟度、市场接受度等,环卫自动驾驶还处于行业的起步阶段。
没有哪家企业有绝对优势,就意味着从0到1机会巨大,在此背景下,贺雄松关注点有两个,一是投资专注且更注重业务闭环的自动驾驶算法团队,二是看中从制造端切入产业链的机会。“很多自动驾驶公司偏软件背景,缺乏合适的底盘供应商,他们不擅长、也不想去碰制造这块,这就意味着这个市场需求并没有好的玩家来满足。”
在他看来,传统的汽车产业链分工以主机厂为主导,但商用场景自动驾驶赛道未来分工会以算法或者自动驾驶的系统集成商为主导,原有玩家或无法适应分工体系的变化,以一个底盘制造商来服务于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商,会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因为看中新的产业分工趋势,辰韬在2019年投资了易咖智车,并连续加码;2020年也在系统集成商方向投资了专注环卫自动驾驶的于万智驾。
也就是从2020年开始,自动驾驶的投资逻辑开始发生了本质变化,预期驱动的时代已经过去,技术和商业驱动开始主导。
02
新老玩家布局环卫,超三千亿潜在市场成香饽饽
对于自动驾驶玩家来说,未来的发展路径无非是两种。
一是开放高速场景玩家率先落地,形成商业闭环,凭借开放高速场景的市场天花板,可获得超强的融资和市场规模、收入现金流,之后再降维拓展其他低速场景。
但是反过来,如果开放高速场景的玩家短期内没做到商业闭环,一直在烧钱,那么故事的结局就会变成有现金流、形成商业闭环、有人才资源甚至上市的低速特定场景企业把原先专注的场景做完之后,去拓展第二第三曲线。
而由于开放高速场景没有这么快实现落地,那原来在某些特定场景做出行业头部的公司就可能率先抓住机会。
显然,有关于自动化的第一里路到底从哪里打开,不少人将目光锁定在限定区域内的自动驾驶。随着智慧环卫开始被纳入到许多政府部门和环卫服务公司的发展规划之中,环卫无人驾驶因其高达三千多亿的潜在市场空间,以及速度极低、安全风险更小的技术可行性,被视为自动驾驶可能最先实现商业落地的一大场景。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了环卫。玩家们纷纷在2022年获得融资,在商业化上一较高下。
首先,第一梯队,酷哇机器人已在全国超10个城市有数十个项目进行落地,共计投放几百辆自动驾驶清扫车,今年新增订单超5亿元后,完成了亚投资本独家投资的D1轮融资;仙途智能也在2022年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在今年9月发布了全新的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扫地机V3。
于2018年便进入环卫场景的泛AI应用公司深兰科技,已完成了六七款清扫车的研发和批量生产,譬如18吨、9吨、5吨的“熊猫环卫车”,还有车长三米五的铰接式“熊猫扫路王”,3米的“大犀牛,”以及一米七的“小犀牛”。据天眼查显示,其于2022年完成由淇水资产、天润资本投资的D轮融资。
作为后起之秀,2020年冲入赛道的于万智驾和龙马环卫战略合作并在厦门进行无人环卫试运营,也在2022年获得奋信投资的新一轮股权融资。
2021年开始布局环卫场景的底盘供应商易咖智车更是2022年完成3轮融资,将以核心零件自研来迎接市场小规模爆发前的产能准备。据悉,其按照L4级方案正向开发的清扫车底盘,以全线控通用移动平台加定制化的可控可调节清扫单元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自动化清扫要求,目前已和多家国内外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达成了深度合作。
这一边新老玩家打得火热,另一边高速开放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也在降维涌入。在2022年连续获得股权和战略融资的文远知行,估值已超44亿美元,今年9月其全无人驾驶环卫车队也正式投入运营。
在创世伙伴聂冬辰看来,环卫方向提高效率、优化结果的核心逻辑没变,但在环卫自动驾驶企业收入和估值上有所增长以及大量自动驾驶公司切入的动作下,市场教育进程推进、竞争格局也更为激烈,而最终的格局一定是留下真正具有长期深入的行业认知和技术积累的企业能够笑到最后。
03
商业化兑现前期,当下是最好投资节点?
从无人问津到抢占环卫,环卫自动驾驶兴起的背后是投资人对正向现金流以及盈利的期待,关键词是“商业化”。
从2022年的表现来看,很多特定场景已经进入了常态化区域安全员试运营的阶段,譬如开放场景下低速末端配送安全员已经跑了一年多的时间,技术上对安全的担忧也在慢慢放开,开放低速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从量变发展到质变。
除技术外,商业层面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套件价格也在快速下降,尤其是前装乘用车对激光雷达以及相关部件的一些采购,已经从过去大几万的价格变为了几千。在路权上,北京深圳各地也从尝试到正式立法颁布,做了很多积极探索。
三方面的合力,无不推动低速自动驾驶往好的方向发展,也让环卫自动驾驶开始走入商业闭环兑现的前夕。
贺雄松坦言,就环卫自动驾驶来说,有两波投资热潮,一是炒预期的阶段,投资人抢项目,推高估值,这时候估值是博弈出来的结果,投资人的收益率不一定高,现在这波热潮已经过了;第二波热潮会在企业有收入兑现、跑出商业模型时,这时候估值也会因为收入兑现有快速拉伸的过程,目前正处在第二波热潮的前期。
从这个角度看,贺雄松认为目前反而是一个最好的投资节点。
“在商业化兑现的前期,行业还未有共识,资方预期不一致,企业收入未成规模,看得懂的资方更可以用不高的估值投到好的团队,待商业化兑现后,迎来估值的提升,现在就是一波非常不错的机会,找到商业闭环能力强的企业,可以果断出手。”
然而,资本浪潮的助推,虽有力支持了科技创新企业在环卫上研发方面的投入,环卫自动驾驶玩家也依然面临能力和数据的核心挑战。
聂冬辰表示,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实现以点带面的快速规模化扩张。
“跨区域性对于赛道上的很多玩家来说都是一个门槛。一家环卫自动驾驶企业基于过去的良好资源和BD能力,可以在某一个省快速落地,但进入到一个新城市,是不是同样能快速落地,这非常考验能力。很多城市会出现品牌不一样的环卫自动驾驶车辆,但这个品牌很难走出单个城市,唯有突破跨区域瓶颈,才能胜出。”
在新市场突出重围,除了优秀的商业拓展能力外,技术、算法和数据的积累也是关键。聂冬辰补充,自动驾驶企业能否跟上快速迭代的算法,基于自己收集的数据,实现适用环卫场景特点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就当下阶段来说,环卫自动驾驶很难有泡沫,一是头部明显,二是认可赛道、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的资本,基本上都出手了,投过1-2家相关企业。早期入局者变成优质资产,新一波创企被资本助推发展,随着大家都开始关注环卫自动驾驶时,看价值和商业收入的成熟期大概率会随之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