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清代知县为何从不授予满蒙旗人?并非资格不够,而是另有原因-热资讯

来源: 镜面历史 时间: 2023-01-04 20:35:49

清代知县为何从不授予满蒙旗人?并非资格不够,而是另有原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代官制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所有官职依民族成分被分为不同的“缺”,依次为 宗室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汉缺。

实际上这是清代统治者为了维护满蒙特权而作出的一种歧视性的规定,反映在授官方面,则是满人除了宗室缺以外,任何岗位都有资格担任,而作为地位最低的汉臣,则只能担任汉缺。

《啸亭杂录》中记载 “满洲、蒙古无微员,宗室无外任”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也正好说明了满蒙旗人与汉臣之间的重要区别。

宗室无外任的具体含义

“宗室”顾名思义,是指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子孙,入关皇室成员被分为两类,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其余伯叔兄弟旁支子孙称“觉罗”。

宗室与觉罗因血缘关系不同,在政治待遇方面也略有差别,最显著的就是宗室可以系象征天潢贵胄的“黄带子”,而觉罗只比满洲异姓贵族略高,系“红带子”。

康熙以后,随着皇室成员的不断繁衍,觉罗的身份已经不是那么吃香了,甚至不如一些异姓贵族地位尊崇。

宗室因为是帝系近支,顺治初年宗室人数不过才数百人,所以他们都能承袭高等级的爵位。乾隆时期,宗室成员不断壮大,加上清代的爵位是降等承袭,故而很多宗室逐渐沦为闲散宗室(无爵无职)。

为此,乾隆帝特颁谕旨,赏给闲散宗室四品顶戴,此后形成定制。不过乾隆皇帝为了维护皇权限制宗室成员进入中枢机构,但同时也在宗人府、内务府、六部中,划定一些岗位定为“宗室缺”。

宗室不外放实际上是个伪命题,清代二百多年的统治时间内,不乏有宗室在外省任职的情况。

只不过,宗室外放一般都是高级官员,嘉庆以前宗室外任最少也是按察使级别。嘉庆执政时期,因为宗室成员太多,京城各衙门中的实在安排不下去,故而降低了宗室外放的门槛,规定道员也可选用宗室。

那么知府以下各官为何就不用宗室呢?

道理很简单,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宗室混得再惨人家也是天潢贵胄,地位在那摆着。如果让宗室担任知县、知府的话,那么督抚就会投鼠忌器,工作不好开展。

总体而言,宗室外任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且大多局限于督抚这个层面。

再来说满、蒙无微员

清入关时,满族人口不到一百万,乾隆时期满族的人口也就三百多万。除了妇女,老幼病残外,剩下的男丁并不多,而且这些男丁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要服兵役。

这样算起来,符合任职资格的满人就很少了。蒙古八旗人数更少,仅有几十万人,而汉人在乾隆晚年已经突破三亿。

别看满、蒙人数不多,可朝廷为他们设的官缺数量却比汉缺要多。我们知道,京城各衙门的堂官实行的是满汉双轨制。不仅如此,各部的郎中、员外郎总数满蒙缺又占了一大半。

以六部郎中为例,宗室4人、满74人、蒙8人,汉郎中仅有50人;员外郎宗室8人、满95人、蒙古12人,汉员外郎仅有51人。主事的情况也是如此,满蒙缺远远多于汉缺。

数量多只是一方面,质量上满蒙的官缺也明显高于汉缺。以六部之首的吏部为例,文选司满人郎中4人、汉郎中2人;考功司满郎中3人,汉郎中1人。

掌管国家财政的户部就更离谱了,满人郎中17人、宗室1人、汉14人;满员外郎36人、宗室2人、汉14人。

外省有些重要的岗位也规定只有满人可以担任,比如 川陕、甘肃、山西督抚,山西、陕西、甘肃布政使、按察使皆为满缺。有时满人中实在没有合适人选,也会让汉军或汉人出任,但这种现象被称为 “皆旷典也”

满、蒙人数本来人数就少,官缺又比汉人多,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满蒙旗人,但凡不是歪瓜裂枣,都有机会授予官职。

旗人入仕的难度极低,以科举为例,不仅考试难度远不及汉人,且录取名额也极高。

没有能力参加科举的,则可以通过八旗官学进入仕途,总之旗人只要能略通文理,熟练掌握骑射,便可以进入官场。所谓的“十年寒窗苦”对于满蒙旗人来说,那是根本不存在的。

旗人入仕与汉人不同,王公贵族子弟一般都是承袭爵位或世职,进而选为侍卫。有清一代,大部分旗人高官都是通过侍卫这条通道位极人臣的。

一般的旗人子弟,在官学学习期满后,则是以专设的 “笔帖式”入职,笔帖式级别很低,但补官容易升迁速度也快。

可以这么说,十个满蒙旗人中,有四个以侍卫起家,有六个以中书、笔帖式起家,且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在京城各部担任员外郎、郎中的经历。

起点高、升迁快,就注定了满、蒙旗人不需要到基层的州县去历练。这就是所谓的“满、蒙无微员”。

如果从制度上解读就是说满、蒙旗人不授予从六品以下的首领、佐贰官。故而在史料中,很少发现有满、蒙旗人担任知县、县丞的实例,就是知州这一级别也十分少见。

责任编辑:

标签: 爱新觉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