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聚焦 >

秦国统一天下两大原因:一个使六国自叹不如,一个使六国甘拜下风

来源: 小港湾的美食 时间: 2022-12-30 06:35:49


【资料图】

中国历史进入战国后,开始是魏国一支独大,经过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三代近百年霸业之后,在齐国和秦国为首的列国打击之下霸业衰弱;然后是秦国,楚国,齐国三强鼎立,楚国自楚怀王和秦国丹阳之战,蓝田之战和召陵之战三战三败后,在秦国齐国魏国韩国等打击之下也迅速衰弱了下去;齐国自齐威王,齐宣王至齐闵王三代争霸,却因为吞并宋国引起五国伐齐差点亡国,虽然田单复国但实力早已不如昔日;剩下的赵国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一下子跃居列国之上仅在秦国之下,却在长平之战中被白起坑杀40万生力军,自此也不复昔日辉煌。

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始终稳打稳扎,期间虽然也有波折,但笑到最后的始终还是秦国,到秦始皇的时候终于是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秦国成功的原因很多,历来对此分析得也不少,今天只说两点,一个是表面上的,这个使六国自叹不如,另外一个是深层次的原因,这一点使六国甘拜下风。

先说一个表面上的原因。西汉贾谊《过秦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意思是从秦孝公开始,经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不包括秦始皇一共六代国君都是明君。其实如果从战国开始算,应该把秦献公也加上,秦献公功勋虽然不如他儿子秦孝公,但是他的一些改革奠定了日后商鞅变法的基础,而且秦献公在第三次河西之战中三次大败魏国并俘虏了主将公孙痤(当然这和魏国当时重心和主力东移中原争霸有关)。

秦国几代都是明君,除了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在位时间短,功勋一般之外,其余几位都是明君,都算得上是一代雄主。反观其他列国,韩国就一个韩昭侯,燕国就一个燕昭王拿得出手就不说了;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富不过三代“,比如齐国自齐威王开始,到齐宣王还好,到齐闵王的时候好大喜功被乐毅五国伐齐;楚国自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经楚宣王和楚威王,国力也是强盛一时,到楚怀王的时候也是迅速衰弱下去

魏国更不用说了,典型的一代不如一代,魏文侯多厉害,经魏武侯到魏惠王,战略不明确,四处树敌,被秦国收回河西之后迅速衰退;赵国也可惜,赵武灵王英明神武,可惜却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瞻前顾后,被儿子困在沙丘宫活活饿死,自他以后除了赵孝成王还勉强可以,其他都是无能之辈。

再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战国七雄都有过变法或改革,但只有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它是一场真正由上至下的打破旧制度,创立新制度的变革,特别是不论出身,只论军功从根本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其他各国变法很不彻底,大都流于形式;还有一点就是商鞅变法后形成的制度自秦孝公起历代国君一直遵循,其他各国很多都是人亡政息,最典型的莫过于魏国的李俚变法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

最后一点就是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强力支持,甚至不惜以铁血手腕镇压旧势力,其他各国变法极大的受到旧贵族和旧势力的阻扰,比如吴起在楚国的变法,虽然使楚国强大一时,但是他侵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旧势力对吴起的极大仇恨,在楚悼王刚死尸骨未寒的时候,旧贵族们就公然射杀了吴起。

秦国七代名君,六国自愧不如;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六国改革与之相比也是望尘不及,甘拜下风,有这两大原因,笑到最后的是秦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

标签: 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