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加速从中国撤离,产业链转移至印度,对我们影响有多大
“苹果正在加速从中国撤离,并将产业链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地”。对于这条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不少人表示将信将疑。
(相关资料图)
因为从市场数据来看,苹果在内地的销售额,前不久仍占据整个月度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一边在靠着国内市场创收,一边却在加速撤离中国,苹果的这种行为颇有“过河拆桥”之嫌。
转移生产线,苹果早有预谋
资料显示,前段时间苹果由于受到郑州富士康事件影响,导致季度产能下滑30%左右,从而导致全球范围内苹果严重缺货。苹果官网显示,目前旗下多款产品的发货时间均有所推迟,这势必会对苹果整体的销售情况造成影响。
明面上看,苹果加速撤离,似乎与此次的富士康事件有关,但实际上早在三年前,苹果就已经开始推动产业链撤离。19年,国内供应商占据苹果整个供应链的47%,到了去年,这一比例就已经下降到36%。
过去的几年中,有数十家国内供应商,被苹果以各种理由踢出供应链环节。与之相对应的,是苹果在印度和越南等地的迅速扩张。
一开始,苹果还只是在印度试产一些小众机型,如iPhone SE 等。到如今却直接将部分iPhone 14 标准版订单交给印度。甚至还有消息称,苹果下一步还计划把部分 iPad的产品线也转移到印度。
而在苹果的推波助澜下,印度媒体更是对外宣称:“印度将会成为下一个中国”。
据苹果内部员工透露,在未来的几年内,苹果计划将一半左右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而目前仅转移了6%左右。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还有会大量的苹果生产线撤出国内。
放弃中国市场,苹果无疑于自断前路
或许很多人认为,苹果的撤离会对我国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苹果将要付出的代价,比我们大的多。对于国内而言,无外乎是少了一些工作岗位,但苹果撤离造成的这些工作岗位缺失,也很快会被其他同行取代。
就如当初的三星一样,撤离中国后销量一落千丈,而苹果失去了对国内市场的掌控,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
数据显示,2021年苹果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是684亿美元,除去中国市场外的亚太地区仅贡献了264亿美元的营收。对于现在的苹果而言,放弃中国市场,无疑于是在自断前路。
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言:“放弃中国市场,等于退出500强”。在这几年全球市场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已然成为很多跨国公司的“避风港”。
一些在海外并不起眼的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后,便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来自欧美的Wright类时间技术便是如此。此类物脱身于哈佛的一项研究,老龄动物在接受干预后,生理指标出现“可视年轻化”。
后来,在梅奥、京都等机构的佐证下,Wright类物在一般人群身上的表现依旧不俗。于是在多方资本,和国内莱特維健前端企的助力下,上述同名物下沉至亰-东、天-貓等康健版块。
在进入国内市场后仅一年时间,便在市场中多次实现交易量千万的突破。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程度的不断加深,康健支出占总体支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Wright类物的市场表现又怎么会太差呢?
失去中国市场,苹果或许就是下一个三星
尽管在廉价劳动力方面,如今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地,的确要优于国内。但苹果想要转移产业链的计划,实施起来可并不容易。
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市场已经拥有了完善的产业链、人才以及技术支持,而这几点,也恰恰是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模仿不来的。所以,苹果喊了这么多年的撤离,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失去苹果,对于中国制造而言,的确是一件可惜的事情。但相对的,苹果的离开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呢?抓住这次机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推动中国“制造”向“智造”转型,完成产业链升级,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走的更远。
总的来说,失去苹果,中国确实会失去一些东西,但失去中国,苹果就将失去一一切。
责任编辑:
标签: Wright